1.综合题- (共1题)
1.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A→D的反应类型为:____。
(2)下列有关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已知E+F→G的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A→D的反应类型为:____。
(2)下列有关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可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
B.能与![]() ![]() |
C.易溶于水 |
D.是![]() |
(4)已知E+F→G的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元素A、B、D、E、F、G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E为金属元素。已知A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E、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B、D的2倍,其中D、F同主族,B、E不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
(2)F和G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两种弱酸反应生成两种强酸______;
②置换反应,且生成物在常温均为固态____。
(4)在D、F、G中选取2种元素组成具有漂白、杀菌作用的化合物___。
(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
(2)F和G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两种弱酸反应生成两种强酸______;
②置换反应,且生成物在常温均为固态____。
(4)在D、F、G中选取2种元素组成具有漂白、杀菌作用的化合物___。
3.工业流程- (共1题)
3.
碘化钠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工业制备碘化钠有多种方法,下图是制备碘化钠的两种方案。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N2H4·H2O的沸点118℃,100℃开始分解。


(1)方案一中加入N2H4·H2O后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O3-(aq)+3N2H4·H2O(l)=2I-(aq)+3N2(g)+7H2O(l) △H<0;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
①图1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若要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流入三颈烧瓶中,具体的操作是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控制反应温度70℃左右的原因是___。图1中加热的方式最好选用____。
(2)结合NaI溶解度曲线(如图2),流程图中方法②的具体操作为:加热蒸发、___、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晶体。
(3)写出方案二中加入Fe屑后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方案二比方案一得到产品的产率略低,其原因是____。



(1)方案一中加入N2H4·H2O后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O3-(aq)+3N2H4·H2O(l)=2I-(aq)+3N2(g)+7H2O(l) △H<0;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
①图1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若要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流入三颈烧瓶中,具体的操作是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控制反应温度70℃左右的原因是___。图1中加热的方式最好选用____。
(2)结合NaI溶解度曲线(如图2),流程图中方法②的具体操作为:加热蒸发、___、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晶体。
(3)写出方案二中加入Fe屑后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方案二比方案一得到产品的产率略低,其原因是____。
4.单选题- (共14题)
4.
某热再生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入
时电池开始工作,左边电极棒不断溶解,右边电极棒不断增厚,中间a为离子交换膜,放电后可通过废热进行充电。已知电池总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电池为二次电池 |
B.放电时,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
C.a为阳离子交换膜 |
D.放电时,转移![]() ![]()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
B.煤气化生成的水煤气,再经过催化合成可得到液态烃 |
C.足量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成无色 |
D.甲烷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常温下性质稳定,即使高温也不会分解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 |
C.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 |
D.纤维素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反应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10.
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 Y | | |
| | | Z |
W | | | |
A.原子半径:![]() |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
C.上述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
D.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X的氢化物及Y的氢化物均能反应 |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和液氯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B.硫酸氢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 |
C.![]() ![]() |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
12.
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 g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澄清透明溶液,未产生浑浊;
②取2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后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③将②中溶液分液后,在上层溶液加入足量
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4.66g;
④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该固体样品可能是( )
①取a g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澄清透明溶液,未产生浑浊;
②取2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后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③将②中溶液分液后,在上层溶液加入足量

④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该固体样品可能是( )
A.NH4Cl NaBr (NH4)2SO4 |
B.CuBr2 NaCl (NH4)2SO3 |
C.NaBr Na2CO3 (NH4)2SO4 |
D.NaCl NaBr (NH4)2SO3 |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一定不含有![]() |
B.鉴别![]() ![]() |
C.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物质的容器 |
D.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滤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 |
14.
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溴化钠溶液(碘化钠) | 氯水、四氯化碳 | 萃取、分液 |
B | 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 | 石灰水 | 过滤 |
C | ![]() | 碳酸钠溶液 | 洗气 |
D | 酒精(水) | 生石灰 | 蒸馏 |
A.A | B.B | C.C | D.D |
15.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可以再生。下列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酒精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酒精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④⑤⑥ |
16.
工业制溴的大致流程如图:

已知溴的沸点为58.7℃,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8g;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NaBr、NaBrO3、CO2等。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已知溴的沸点为58.7℃,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8g;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NaBr、NaBrO3、CO2等。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通热空气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
B.从混合液甲到混合液乙,目的是对溴进行富集 |
C.步骤④加硫酸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D.操作⑤可以采取萃取、分液、蒸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