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5013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9

1.综合题(共1题)

1.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A→D的反应类型为:____。
(2)下列有关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可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B.能与溶液反应放出
C.易溶于水
D.是的同系物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已知E+F→G的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元素A、B、D、E、F、G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E为金属元素。已知A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E、F的原子序数分别是B、D的2倍,其中D、F同主族,B、E不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
(2)F和G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两种弱酸反应生成两种强酸______;
②置换反应,且生成物在常温均为固态____。
(4)在D、F、G中选取2种元素组成具有漂白、杀菌作用的化合物___。

3.工业流程(共1题)

3.
碘化钠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工业制备碘化钠有多种方法,下图是制备碘化钠的两种方案。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N2H4·H2O的沸点118℃,100℃开始分解。

 
(1)方案一中加入N2H4·H2O后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O3-(aq)+3N2H4·H2O(l)=2I-(aq)+3N2(g)+7H2O(l) △H<0;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
①图1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若要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流入三颈烧瓶中,具体的操作是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控制反应温度70℃左右的原因是___。图1中加热的方式最好选用____。
(2)结合NaI溶解度曲线(如图2),流程图中方法②的具体操作为:加热蒸发、___、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晶体。
(3)写出方案二中加入Fe屑后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方案二比方案一得到产品的产率略低,其原因是____。

4.单选题(共14题)

4.
某热再生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入时电池开始工作,左边电极棒不断溶解,右边电极棒不断增厚,中间a为离子交换膜,放电后可通过废热进行充电。已知电池总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电池为二次电池
B.放电时,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a为阳离子交换膜
D.放电时,转移电子,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B.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l4CO2的摩尔质量为46D.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B.煤气化生成的水煤气,再经过催化合成可得到液态烃
C.足量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成无色
D.甲烷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常温下性质稳定,即使高温也不会分解
7.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镁的电子式: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D.S2—的结构示意图: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元羧酸,对应的酸根是
B.不是天然氨基酸,但它可以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
C.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悬浊液可看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纤维素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反应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9.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   )
A.用葡萄糖制镜子或保温瓶胆
B.用硫粉覆盖洒落在桌上的Hg
C.用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
D.用作为高效水处理剂
10.
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C.上述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D.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X的氢化物及Y的氢化物均能反应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和液氯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硫酸氢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
C.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12.
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 g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澄清透明溶液,未产生浑浊;
②取2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后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③将②中溶液分液后,在上层溶液加入足量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4.66g;
④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该固体样品可能是(   )
A.NH4Cl   NaBr    (NH4)2SO4
B.CuBr2   NaCl (NH4)2SO3
C.NaBr    Na2CO3  (NH4)2SO4
D.NaCl    NaBr    (NH4)2SO3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一定不含有
B.鉴别溶液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物质的容器
D.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滤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
14.
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碘化钠)
氯水、四氯化碳
萃取、分液
B
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
石灰水
过滤
C

碳酸钠溶液
洗气
D
酒精(水)
生石灰
蒸馏
 
A.AB.BC.CD.D
15.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可以再生。下列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酒精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16.
工业制溴的大致流程如图:

已知溴的沸点为58.7℃,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8g;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NaBr、NaBrO3、CO2等。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通热空气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B.从混合液甲到混合液乙,目的是对溴进行富集
C.步骤④加硫酸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操作⑤可以采取萃取、分液、蒸馏
17.
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夜里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B.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充分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
C.生活、生产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首先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
D.垃圾焚烧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