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如图甲所示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3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则该运动员从跳板弹起能上升的高度最接近( )


A.0.38m | B.0.80m | C.1.10m | D.3.00m |
2.
刀、斧,凿等切割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斧头劈木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施加一个力 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 BC的宽度为 d,劈的侧面 AB长为 L,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为( )


A.![]() | B.![]() |
C.![]() | D.![]() |
3.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
C.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D.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
4.
功的单位是焦耳(J),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1J=1kg·m/s |
B.1J=1kg·m/s2 |
C.1J=1kg·m2/s |
D.1J=1kg·m2/s 2 |
6.
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某次球与墙壁上A点碰撞后水平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B点,已知球拍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AB两点高度差h=1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球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大小为


A.4![]() | B.2![]() | C.![]() | D.2![]() |
7.
2017年10与24日,在地球观测组织(GEO)全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日”活动上,我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免费开放共享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和全球第一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的数据。“碳卫星”是绕地球极地运行的卫星,在距地700千米的圆形轨道对地球进行扫描,汇集约140天的数据可制作一张无缝隙全球覆盖的二氧化碳监测图,有关这两颗卫星说法正确的是( )
A.“风云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碳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
B.“风云四号”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碳卫星”线速度 |
C.“风云四号”卫星的周期小于“碳卫星”的周期 |
D.“风云四号”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8.
如图,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已从原定的冬眠计划中“苏醒”,并能正常接收信号,它利用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使电动机带动月球车前进,已知总质量为140kg的“玉兔号”中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动势为45V,内阻为
,正常工作时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为45W。“玉兔号”在某一次正常工作时,在平直的月球表面上从静止出发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5s时间速度达到最大值0.05m/s,假设这一过程中“玉兔号”所受阻力恒定,且电池输出功率的
转化为用于牵引月球车前进的机械功率,根据题意可知:




A.“玉兔号”中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为10A |
B.“玉兔号”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900N |
C.“玉兔号”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做功为180J |
D.“玉兔号”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前进的距离约为0.25m |
9.
研究表明,人步行时重心升降的幅度约为脚跨一步距离的0.1倍。某同学体重为70kg,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步行的速度为5km/h,此过程中他的平均功率约为( )
A.5W | B.50W | C.100W | D.200 W |
10.
如图为某一机器人上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工作时的简化模型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连接电容器的静电计会显示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进而能测出电容的变化,最后就能探测到物体位移的变化,若静电计上的指针偏角为
,则被测物体( )



A.向左移动时,![]() |
B.向右移动时,![]() |
C.向左移动时,![]() |
D.向右移动时,![]() |
11.
如图所示,电子枪向右发射电子束,其正下方水平直导线内通有向右的电流,则电子束将( )


A.向上偏转 速率越来越小 |
B.向上偏转 速率保持不变 |
C.向下偏转 速率越来越大 |
D.向下偏转 速率保持不变 |
12.
法拉第电动机的改装电路如图甲所示,在圆形水银槽中心竖直固定着一条形磁铁,S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金属杆的上端与固定在水银槽圆心正上方的链相连。在电路中A、B点间接入图乙所示交流电时,电源、理想二极管、导线、金属杆、水很构成回路,电路安全且正常工作(不计金属杆在转动中水银阻力的影响及水银电阻的变化),则从上往下看,金属杆( )

A. 逆时针匀速转动
B. 逆时针非匀速转动
C. 顺时针匀速转动
D. 顺时针非匀速转动

A. 逆时针匀速转动
B. 逆时针非匀速转动
C. 顺时针匀速转动
D. 顺时针非匀速转动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15.
(多选)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像,图乙所示为x=4 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速是2 m/s |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正方向 |
C.t=3.5 s时P点的位移为0.2 m |
D.从t=0时刻开始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πt+π) m |
16.
为了研究电介质的极化性质,设想用α粒子轰击某电介质。电介质极化时产生很多电偶极子,电偶极子可视为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电荷。α粒子从等量异种电荷垂直平分上某点A开始水平向右轰击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电荷,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在C点时机械能比A位置时大 |
B.α粒子在接近等量异种电荷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加 |
C.α粒子在C点时加速度比A位置时大 |
D.要使a粒子沿着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需要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
17.
关于如下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甲:验钞笔进行人民币防伪 乙:医院放射科给病人做胸透


丙:汽车夜视系统 丁:蝙蝠和雷达进行定位
A. 甲图中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防伪 B. 乙图中利用β射线照射人体进行透视的
C. 丙图中夜视系统是利用红外线 D. 丁图中蝙蝠和雷达均利用超声波定位



甲:验钞笔进行人民币防伪 乙:医院放射科给病人做胸透


丙:汽车夜视系统 丁:蝙蝠和雷达进行定位
A. 甲图中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防伪 B. 乙图中利用β射线照射人体进行透视的
C. 丙图中夜视系统是利用红外线 D. 丁图中蝙蝠和雷达均利用超声波定位
4.解答题- (共4题)
18.
(2018·浙江镇海中学高三第一学期选考模拟)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未来的航空母舰上将安装电磁弹射器以缩短飞机的起飞距离,如图所示,航空母舰的水平跑道总长L=180 m,其中电磁弹射区的长度为L1=80 m,在该区域安装有直线电机,该电机可从头至尾提供一个恒定的牵引力F牵。一架质量为m=2.0×104 kg的飞机,其喷气式发动机可以提供恒定的推力F推=1.2×105 N。假设飞机在航母上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0.2倍。已知飞机可看作质量恒定的质点,离舰起飞速度v=40 m/s,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求:

(1)飞机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飞机在电磁弹射区末的速度大小;
(3)电磁弹射器的牵引力F牵的大小。

(1)飞机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飞机在电磁弹射区末的速度大小;
(3)电磁弹射器的牵引力F牵的大小。
19.
“打水漂”是男女老少都适合体验的水上项目,将扁平的小石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飞出,石片遇到水面后并不会直接沉入水中,而是在水面上擦水面滑行一小段距离后再弹起再飞,跳跃数次后沉入水中,即称为“打水漂”。如图所示,现在有一人从岸边离水面高度为1.8m处,以8m/s的水平初速度用力飞出一质量为20g的小石片,小石片在水面上弹跳数次后沉入水底,在水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水平阻力为0.4N。假设每次小石片接触水面相同的时间0.04s后跳起,小石片在水面上滑动后在竖直方向上跳起时的速度与此时沿水面滑动的速度之比为常数k,k=0.75;小石片在水面上速度减为零后,以0.5m/s2加速度沿竖直方向沉入深为1m的水底。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石片第一次接触水面时的速度;
(2) 小石片从开始到沉入水底的整个过程中,水对小石片做的功;
(3) 小石片从抛出到沉入水底的总时间。
(1)小石片第一次接触水面时的速度;
(2) 小石片从开始到沉入水底的整个过程中,水对小石片做的功;
(3) 小石片从抛出到沉入水底的总时间。
20.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对平行板,平行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板间距d=5cm,MN、PQ为磁场的边界,MN、PQ之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OO,为该区域的对称轴,MN与PQ之间的距离L=2cm.两个质量均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粒子以相同速度大小v0=2×105m/s垂直电场线进入电场,而后以v=
m/s大小的速度进入磁场,粒子重力不计。

(1)若两个粒子都从O点沿OO′直线入射,试判断两粒子的轨迹是否关于OO,直线对称?
(2)若+q粒子从O点沿OO,直线入射,−q粒子由O,沿O,o直线入射(未画出),且已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
s,试判断两粒子是否会打到板上,若打到板上,求出打在板上的位置;若不能打在板上,则求出两粒子分别从O、O,进入到第一次离开磁场各自所用的时间。
(3)若+q粒子仍从O沿OO′直线入射,−q粒子从O,沿O,o直线入射,且已知两粒子的比荷q/m=5×107C/kg,若要使粒子进出磁场一次后,从MP或NQ之间离开电场,求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1)若两个粒子都从O点沿OO′直线入射,试判断两粒子的轨迹是否关于OO,直线对称?
(2)若+q粒子从O点沿OO,直线入射,−q粒子由O,沿O,o直线入射(未画出),且已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

(3)若+q粒子仍从O沿OO′直线入射,−q粒子从O,沿O,o直线入射,且已知两粒子的比荷q/m=5×107C/kg,若要使粒子进出磁场一次后,从MP或NQ之间离开电场,求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21.
如图,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为L,左侧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矩形区域abfe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上ac段和bd段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导轨其余部分电阻不计,且ac=bd=x1。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从磁场的左边界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棒运动到cd处撤去外力,棒在运动到磁场右边界ef处恰好静止。求:

(1)金属棒在区域abdc内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位移x(相对b点)的表达式;
(2)试求撤去外力后在区域cdfe内切割磁感线时棒的速度v随位移x(相对d点)的变化规律以及df的长度x2应满足什么条件。
(3)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小值。

(1)金属棒在区域abdc内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位移x(相对b点)的表达式;
(2)试求撤去外力后在区域cdfe内切割磁感线时棒的速度v随位移x(相对d点)的变化规律以及df的长度x2应满足什么条件。
(3)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小值。
5.实验题- (共4题)
22.
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a)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绳套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此时绳套1的拉力F1′=________;
④比较F1和F1′,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b)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绳套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此时绳套1的拉力F1′=________;
④比较F1和F1′,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b)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逐渐增大 | B.先增大后减小 | C.逐渐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23.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物块弹出,测出小物块被弹出时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与小物块速度的关系.


(a)要测得小物块被弹出后的水平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填正确答案标号,g已知)__________
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
C.橡皮筋的伸长量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
(b)根据实验数据做出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


(a)要测得小物块被弹出后的水平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填正确答案标号,g已知)__________
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
C.橡皮筋的伸长量

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
(b)根据实验数据做出

24.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结合光电门来研究碰撞前后的不变量。如图所示,滑块上面的遮光片宽度为2.00cm,滑块1的质量为120g,滑块2的质量为220g。他先让滑块2静止放置在两个光电门之间,滑块1向右碰撞滑块2,碰撞后滑块1反弹,滑块2向右通过光电门,其中光电门1显示的两个时间先后分别为
0.034s和
0.144s,光电门2显示的时间
0.050s,则碰撞后的滑块1和滑块2总动量的大小为_________kg·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