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是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从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那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在0~6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内,物体经过的位移为40m
C. 在0~4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为20kg·m/s
D. 在第4~6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20N·s

A. 在0~6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内,物体经过的位移为40m
C. 在0~4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为20kg·m/s
D. 在第4~6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20N·s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大的桥需要建很长的引桥,以便减小桥面的倾角,从而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 |
B.幼儿园的滑梯较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从而使小孩下滑得更快 |
C.运动员缓慢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当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更大,这是由于张开双臂时产生的合力增大的缘故 |
D.帆船能够逆风航行,从力的效果来看帆船受到的合力一定是沿帆船前进方向 |
3.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光滑半圆形槽的槽口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运动到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B,半圆形槽运动的位移一定大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位移 |
B.从B→C,半圆形槽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C.从A→B→C,C点可能是小球运动的最高点 |
D.小球最终在半圆形槽内作往复运动 |
4.
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一端套在手指上,另一端与弹力球连接,用手将弹力球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向下抛出,抛出后手保持不动。从球抛出瞬间至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弹性轻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伸直以后,绳的拉力始终做负功,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
B.该过程中,手受到的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
C.该过程中,重力对球做的功大于球克服绳的拉力做的功 |
D.在最低点时,球、绳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势能最大 |
2.多选题- (共4题)
5.
一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变加速度(a≠0)运动,依次经过直线上的A、B、C三个位置,其中B为AC的中点,质点在AB段的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为a2。如果速度vB=
(vA+ vC),那么,速度vC 、vA,加速度a1、a2的大小关系可能为
A. 如果vc<vA,那么a1<a2 B. 如果vc<vA,那么a1>a2
C. 如果vc> vA,那么a1<a2 D. 如果vc<vA,那么a1>a2

A. 如果vc<vA,那么a1<a2 B. 如果vc<vA,那么a1>a2
C. 如果vc> vA,那么a1<a2 D. 如果vc<vA,那么a1>a2
6.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的底端固定一个挡板,质量均为m的两个不相同的小物体a、b通过轻质弹簧连接,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光滑,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a与斜面间刚好没有摩擦力。现对物体a沿斜面向下的方向施加一个外力F使弹簧再缓慢压缩4x,然后,突然撤去外力F,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时,物体b刚好离开挡板,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物体b刚离开挡板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2sinθ+μcosθ)g
C. 当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最大时,物体b对挡板的压力为零
D. 撒去外力后当物体a的速度为v时,弹簧对物体a做的功为6 mgxsinθ+
mv2+6 xμmgcosθ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物体b刚离开挡板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2sinθ+μcosθ)g
C. 当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最大时,物体b对挡板的压力为零
D. 撒去外力后当物体a的速度为v时,弹簧对物体a做的功为6 mgxsinθ+

7.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F从20N开始逐渐增大到40N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计算出(g=10m/s2)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 物体的最终速度
D. 加速度为2m/s2时物体的速度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 物体的最终速度
D. 加速度为2m/s2时物体的速度
8.
2017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与“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天地链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设“墨子号”卫星在高度为h的圆周轨道上绕半径为R的地球运行,经过时间t,绕过的角度为θ。如果万有引力常量为G,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墨子号”的运行速率为
(R+h) B. “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为
(R+h)2
C. “墨子号”的运行周期为
D. “墨子号”的质量为
(R+h)3
A. “墨子号”的运行速率为


C. “墨子号”的运行周期为


3.填空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一列在x轴上传播的横波,t=0时刻的波形图用实线表示,经过△t=0.2s后,其波形图变为图中的虚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若波向右传播,那么,波的最大周期为2s
B.若波向右传播,那么,波的最大速度为1m/s
C.若波向左传播,那么,波的最小波速为9m/
D.若波速为29m/s,那么,波向左传播
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的波速变为2m/s,那么,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4m

A.若波向右传播,那么,波的最大周期为2s
B.若波向右传播,那么,波的最大速度为1m/s
C.若波向左传播,那么,波的最小波速为9m/
D.若波速为29m/s,那么,波向左传播
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的波速变为2m/s,那么,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4m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E.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热机的效率可以等于1
A.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B.当物体中分子间距减少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而分子势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
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
D.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
4.解答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2kg的小球,静止在该水平桌面内建立的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O。现突然沿x轴正方向对小球施加大小为2×10-2N的外力F0,使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在第1s末所加外力F0大小不变,方向突然变为沿y轴正方向,在第2s后,所加外力又变为另一个不同的恒力F。求:

(1)在第1末,小球的速率;
(2)在第2s末,小球的位移;
(3)要使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变为零所加的恒力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第1末,小球的速率;
(2)在第2s末,小球的位移;
(3)要使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变为零所加的恒力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举行遥控赛车比赛示意图。一质量为m的小赛车从水平轨道的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直线运动L后,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并通过最高点C完成比赛其中,B点是半圆轨道的最低点,也是水平轨道与竖直半圆轨道的平滑相切点。赛车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起动,重力加速度为g。现要完成赛车的比赛。求
(1)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最短时间;
(2)赛车从最高点C飞出的最大距离。
(1)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最短时间;
(2)赛车从最高点C飞出的最大距离。

13.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水银柱封闭在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气体长度为h。现继续向管内缓慢地添加水银,使气柱的长度变为原来的
。如果再取相同质量的水银缓慢加入在该玻璃管内,且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那么,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是多少?


14.
如图所示,是折射率为
、半径为
m的透明半圆柱体截面示意图。其中,O为圆心。现有两条平行的单色光AB、CD沿垂直于水平底面MN的方向射入圆柱体,光线AB从圆弧的最高点B入射,从圆心O射出,光线CD从圆弧上的D点射入,半径DO与光线AB间的夹角为60°。求两条光线AB、CD经柱面和底面MN折射后的交点与圆心O点的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15.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可以分别完成下列有关实验: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此装置来做“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
①为了平衡摩擦力,需要取下细绳及钩码,通过调整长木板下面垫片的位置,从而改变长木板倾角。当木板的倾角刚好调整到30°角时,从打出的纸带就判断出小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②在实验中,若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那么,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实际拉力大小的差值为__________。
(2)另外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此装置来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则:
①从图中可以得出,除图中已提供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②为尽可能克服滑动摩擦力对该实验的影响,使验证结果尽可能准确,那么,小车的质量M和钩码质量m之间的关系应该尽可能满足__________。
③按正确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较理想的纸带先去掉前面比较密集的点,选择了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A、B、C、D、E、F、G,测出相关距离如图所示。现要验证从打B点到E点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那么,应满足关系式是__________ (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f)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此装置来做“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
①为了平衡摩擦力,需要取下细绳及钩码,通过调整长木板下面垫片的位置,从而改变长木板倾角。当木板的倾角刚好调整到30°角时,从打出的纸带就判断出小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②在实验中,若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那么,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实际拉力大小的差值为__________。
(2)另外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此装置来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则:
①从图中可以得出,除图中已提供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②为尽可能克服滑动摩擦力对该实验的影响,使验证结果尽可能准确,那么,小车的质量M和钩码质量m之间的关系应该尽可能满足__________。
③按正确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较理想的纸带先去掉前面比较密集的点,选择了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A、B、C、D、E、F、G,测出相关距离如图所示。现要验证从打B点到E点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那么,应满足关系式是__________ (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f)

16.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部分实验装置图。则:

(1)先使小车不连接橡皮筋,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那么,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筋弹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图乙是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那么,在A、B、C三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
(2)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获得速度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可以得到多组功和速度的数据。若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小车获得速度v2为横坐标,那么,作出的图像应该是__________

(1)先使小车不连接橡皮筋,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那么,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筋弹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图乙是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那么,在A、B、C三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
(2)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获得速度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可以得到多组功和速度的数据。若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小车获得速度v2为横坐标,那么,作出的图像应该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