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两根轻弹簧A、B连接,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实际长度相等。弹簧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A、kB,且原长相等。弹簧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与45°。设A、B中的拉力分别为FA、FB。小球直径相比弹簧长度可以忽略。则( )


A.kA=kB | B.tan θ=![]() |
C.FA=![]() | D.FB=2mg |
2.
在演示“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实验中,有一个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球,第一次在其速度方向上放置条形磁铁,第二次在其速度方向上的一侧放置条形磁铁,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小球的运动轨迹。观察实验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实验中,小钢球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B.第二次实验中,小钢球的运动类似平抛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C.该实验说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
D.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
3.
如图所示为某电场中x轴上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一个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在x=0处由静止释放沿x轴正向运动,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x=x2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1和x2处的电场强度均为零
B. x1和x2之间的场强方向不变
C. 粒子从x=0到x=x2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粒子从x=0到x=x2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A. x1和x2处的电场强度均为零
B. x1和x2之间的场强方向不变
C. 粒子从x=0到x=x2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粒子从x=0到x=x2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4.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
)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换作
粒子(
)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





A.![]() | B.![]() | C.![]() | D.![]() |
5.
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变压器进行研究,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接在学生电源交流挡位上的理想变压器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
、
供电,导线可视为超导体,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现闭合开关,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则




A.小灯泡![]() | B.小灯泡![]() |
C.电压表示数变大 | D.电流表示数变大 |
2.多选题- (共4题)
6.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与A物体相连接,将B物体放置在A物体上面,A、B的质量都为m,初始时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物体B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B的位移x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运动到4cm处,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
B.0-4cm过程中,物体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大 |
C.A、B的质量m为4kg |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N/cm |
7.
如图所示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P,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OA水平,OP竖直,半径为
。一质量为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圆弧顶点A开始以
m/s的速度从A到P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
, Q为圆弧AP的一个三等分点(图中未画出),OA与OQ的夹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到P的过程中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逐渐减小 |
B.在Q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5W |
C.小物块在AQ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在QP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D.在P点时,小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 N |
8.
如图甲圆环a和b均由相同的均匀导线制成,a环半径是b环的两倍,两环用不计电阻且彼此靠得较近的导线连接。若仅将a环置于图乙所示变化的磁场中,则导线上M、N两点的电势差UMN=0.4V.下列说法正正确的是


A.图乙中,变化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B.图乙中,变化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C.若仅将b环置于图乙所示变化的磁场中,则M、N两端的电势差UMN=-0.4V |
D.若仅将b环置于图乙所示变化的磁场中,则M、N两端的电势差UMN=-0.2V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
B.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磁场 |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会发散成彩色光带 |
D.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传输 |
E.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增大双缝距离,则干涉条纹间距也增大 |
3.填空题- (共1题)
10.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图示方向经历了ABCDA的循环,其p-V图线如图。状态B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A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 (选填 “大”或“小”);由B到C的过程中,气体将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经历ABCDA一个循环,气体吸收的总热量______ ( 选填“大于”或“小于”)释放的总热量。

4.解答题- (共6题)
11.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的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0时,两个质量均为1.0 kg的小物体A和B同时从左右两端水平冲上小车,1.0s内它们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
。

(1)小车在第1.0s内所受的合力为多大?
(2)要使A、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假设A、B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试在图乙中画出A、B在1.0s~3.0s时间内的
图象。




(1)小车在第1.0s内所受的合力为多大?
(2)要使A、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假设A、B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试在图乙中画出A、B在1.0s~3.0s时间内的

12.
用两只玩具小车A、B做模拟碰撞实验,玩具小车A、B质量分别为
和
,把两车放置在相距
的水平面上。现让小车A在水平恒力
作用下向着小车B运动,恒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小车A继续运动与小车B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车粘在一起,滑行
停下。已知两车运动所受的阻力均为重力的0.2倍,重力加速度取
。求:
(1)两个小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小车A受到的恒力F的作用时间。






(1)两个小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小车A受到的恒力F的作用时间。
13.
某次对新能源汽车性能进行的测试中,汽车在水平测试平台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汽车所受动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而速度传感器只传回10s以后的数据(如图乙所示) . 已知汽车质量为1000kg,汽车所受阻力恒定。求:

(1)10s末汽车速度的大小;
(2) 20s 内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平均功率。

(1)10s末汽车速度的大小;
(2) 20s 内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平均功率。
14.
斜面长度为4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02的关系图象(即x-v02图象)如图所示.

(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

(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
15.
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柱形金属容器竖直放置,容器上端的轻质塞子将容器密闭,内有质量为
的活塞将容器分为
、
两个气室,A、B两个气室的体积均为V.活塞与容器内壁间气密性好,且没有摩擦,活塞的截面积为S.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大气压强大小为
,A气室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为
.

(1)拔去容器上端的塞子,求活塞稳定后B气室的体积VB;
(2)拔去塞子待活塞稳定后,室温开始缓慢升高,从活塞稳定到其恰好上升到容器顶端的过程中B室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求这个过程中B气室气体内能增量
.






(1)拔去容器上端的塞子,求活塞稳定后B气室的体积VB;
(2)拔去塞子待活塞稳定后,室温开始缓慢升高,从活塞稳定到其恰好上升到容器顶端的过程中B室气体从外界吸热为Q,求这个过程中B气室气体内能增量

16.
如图所示,一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BA、AD、DC三边长度均为
。一束平行于BC边的单色光从AB面折射进入该介质,介质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临界角为
)。已知
,
。

(i)求光线在AB面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
;
(ii)现在只考虑经DC面反射后直接到达BC面上的光线,求BC面上有光线到达的长度
。







(i)求光线在AB面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

(ii)现在只考虑经DC面反射后直接到达BC面上的光线,求BC面上有光线到达的长度

5.实验题- (共1题)
17.
高三学生小明和小华设计了一个物理实验来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为长木板上固定的两个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

(1)他们利用游标卡尺测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_____ cm.

(2)垫高长木板右端,当长木板和水平面夹角为
时,在
处沿斜面轻推滑块,测得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相等,则滑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
(3)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在
处给滑块一个瞬时冲量,使滑块依次滑过光电门A、B.测得滑块经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
、滑块经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
,两个光电门间距离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动能定理成立的式子为__________(用题中已给字母表示).


(1)他们利用游标卡尺测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2)垫高长木板右端,当长木板和水平面夹角为


(3)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