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他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将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
B.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了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C.奥斯特发现了导线附近小磁针的偏转,从而得出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
D.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 |
2.
如图所示,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竖直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该恒力,之后物块经相同时间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则该恒力与物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之比为( )


A.2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某同学观察到,当传送带沿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为v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 |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 |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 |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 |
2.多选题- (共7题)
4.
如图所示,斜面ABC竖直固定放置,斜边AC与一光滑的圆弧轨道DEG相切,切点为D,AD长为L=
,圆弧轨道圆心为O半径为R,∠DOE=θ,OG水平。现有一质量为m可看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无初速下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滑块经过E点时对轨道的最小压力为mg |
B.滑块下滑后将会从G点飞出 |
C.滑块第二次经过E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
D.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s=![]() |
5.
已知引力常量G,利用下列数据不能计算地球半径的是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线速度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B.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的平均密度 |
C.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周期及地球的平均密度 |
D.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线速度 |
6.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0.01kg、长为0.2m的水平金属细杆CD的两头分别放置在两水银槽的水银中,水银槽所在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1=10T、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且杆CD与该匀强磁场垂直。有一匝数为100、面积为0.01m2的线圈通过开关K与两水银槽相连。线圈处于与线圈平面垂直、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B2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在t=0.20s时闭合开关K,细杆瞬间弹起(可认为安培力远大于重力),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2m。不计空气阻力和水银的黏滞作用,不考虑细杆落回水槽后的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B2的方向竖直向上 |
B.t=0.05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10V |
C.细杆弹起过程中,细杆所受安培力的冲量大小为0.01N·s |
D.开关K闭合后,通过CD的电荷量为0.01C |
7.
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其周期为T,振幅为A,绳上两质点M、N的平衡位置相距
个波长,质点N位于质点M右方。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在t=0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
,且向上运动,经过时间t0(t0<T),质点M的位移仍为+
,但向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t=t0时刻,质点N恰好位于波谷 |
B.在t=t0时刻,质点N的位移为负 |
C.在t=t0时刻,质点N振动的方向向下 |
D.t0=![]() |
E.t0=![]() |
8.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圆心为O点,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O点正上方距离为h的A点由静止下落,并穿过圆环.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A点关于O点对称的A′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重力势能Ep重、机械能E、电势能Ep电,随位置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规定O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0,竖直向下为加速度的正方向,并取无限远处电势为0),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9.
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 |
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4 |
C.u随t变化的规律为u=51sin(50πt) (国际单位制) |
D.若热敏电阻RT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E. 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
B.给篮球打气时,会越来越费力这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
C.布朗运动表明了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
D.在太空里的空间站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3.解答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m=15g、长度L=2m的木板D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D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地面右端的固定挡板C与木板D等高。在挡板C右侧竖直虚线PQ、MN之间的区域内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两个半径分别为R1=1m和R2=3m的半圆围成的环带状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半园的圆心O到固定挡板C顶点的距离OC=2m,现有一质量m=15g、带电荷量q=+6×10-3C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D,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当物块A运动到木板D右端时二者刚好共遠,且木板D刚好与挡板C碰撞,物块A从挡扳C上方飞入PQNM区域,并能够在磁场区域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当物块A刚滑上木板D时,求物块A和木板D的加速度大小.
(2)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3)为保证小物块A只能从环带状区域的上、下两个开口端飞出,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1)当物块A刚滑上木板D时,求物块A和木板D的加速度大小.
(2)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3)为保证小物块A只能从环带状区域的上、下两个开口端飞出,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12.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透气圆筒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筒中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ER流体,它对薄滑块的阻力可调节。开始薄滑块静止,ER流体对其限力为0,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与溥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为使薄滑块恰好做匀减速运动且下移距离为
时其速度减为0,ER流体对薄滑块的阻力必须随薄滑块下移而适当变化,以薄滑块初始位置处为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建立Ox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ER流体对薄滑块的阻力Ff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在薄滑块速度第一次减为0的瞬间,通过调节使之后ER流体对运动的薄滑块阻力大小恒为λmg,若此后薄滑块仍能向上运动,求λ的取值范围。
(3)在薄滑块速度第一次减为0的瞬间,通过调节使之后ER流体对运动的薄滑块阻力大小恒为λmg,若此后薄滑块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不再下降,求A的最小值。


(1)求ER流体对薄滑块的阻力Ff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在薄滑块速度第一次减为0的瞬间,通过调节使之后ER流体对运动的薄滑块阻力大小恒为λmg,若此后薄滑块仍能向上运动,求λ的取值范围。
(3)在薄滑块速度第一次减为0的瞬间,通过调节使之后ER流体对运动的薄滑块阻力大小恒为λmg,若此后薄滑块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不再下降,求A的最小值。
13.
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放置,用质量不计、横截面面积S=2×10-4m2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在活塞上方缓缀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积逐渐变为原来的一半。接着一边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一边对汽缸加热使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气体温度达到177℃,已知外界环境温度为27℃,大气压强p=1.0×103Pa,热力学温度T=t+273K,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①加热前所倒沙子的质量。
②整个过程总共倒在活塞上方的沙子的质量。

①加热前所倒沙子的质量。
②整个过程总共倒在活塞上方的沙子的质量。
14.
如图所示,一透明玻璃砖横截面的上半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下半部分是边长为2R的正方形,在玻璃砖的左侧距离为R处,有一和玻璃砖侧面平行的足够大的光屏。一束单色光沿图示方向从光屏上的P点射出,从M点射入玻璃砖,恰好经过半圆部分的圆心O,且∠MOA=45°,已知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求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
②从M点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求该单色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


①求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
②从M点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求该单色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