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届高三双基础检测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976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v0,2t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2v0图中OA与AB是关于A点中心对称的曲线。由此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
A.0~t0时间内的位移
B.t0~2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0~2t0时间内的位移
D.2t0时刻的加速度
2.
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带支架的木板上用轻绳悬挂一小球。木板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整体沿斜面下滑且小球与木板及支架相对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μ=0,则β=0
B.若μ=tanα则β=α
C.若0<μ<tanα,则0<β<α
D.若μ>tanα,则0<β<α
3.
过山车是青少年喜欢的一种游乐项目。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让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竖直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在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让小球从同一位置静止下滑,经多次测量得到最高点和最低点压力的平均值分别为F1、F2,则当地的重力加速为
A.B.C.D.
4.
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假设兔子质量约为2kg,以10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m/s,设兔子与树的作用时间为0.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树对兔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80N
②树对兔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20N
③兔子动能变化量为-99J
④兔子动能变化量为-101J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用绝缘轻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电荷为q的小球。在空间施加一匀强电场,当小球保持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
A.B.C.D.
6.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管与水平面成30°角,在管的上方P点固定一个点电荷+Q,P点与细管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管的顶端A与P点连线水平。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从管中A处由静止开始沿管向下运动。图中PB⊥AC,B是AC的中点,不考虑小球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点的2倍
C.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
7.
信息时代,霍尔元件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宽度为h、厚度为d的金属霍尔元件,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量为e。将它放在与之垂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B0sinωt的匀强磁场中。当恒定电流I通过霍尔元件时,在它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会产生交流电压,这样就实现了将直流输入转化为交流输出。在元件的前后两个侧面接入交流电压表(图中未画出),则电压表示数为
A.B.C.D.

2.多选题(共6题)

8.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其中OA为直线,AB为曲线,BC与x轴平行。选择在地面处重力势能为零,其它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x1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
B.x1~x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x2~x3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0~x2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9.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已于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嫦娥四号将经历地月转移、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两者均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探测器在月面行走时,探测器内的仪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嫦娥四号环月飞行的最小周期为2π
10.
如图所示,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刚性(不可形变)盒体内密封一刚性椭球体,盒子六面均与椭球体刚好相切,现将其竖直向上抛,若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椭球体对盒子的六个面均有作用力
B.在上升过程中,盒子顶部对椭球体有向下的作用力且作用力逐渐减小
C.在下降过程中,盒子顶部对椭球体有向下的作用力
D.在下降过程中,盒子底部对椭球体有向上的作用力且作用力逐渐增大
1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矩形匀强场区域,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一正方形导线框(边长小于磁场宽度)位于水平面上,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初速度从左向右通过该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A.线框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平均加速度相等
B.线框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量相等
C.线框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相等
D.线框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相等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熔点
B.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C.被冻结在冰块中的小碳粒不能做布朗运动,是因为冰中的水分子不运动
D.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E. 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短,频率不变
B.光纤通信和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
D.对同一障碍物波长越长的光越容易衍射
E.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干涉样中紫光的条纹间距比红光宽

3.解答题(共4题)

14.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块长木板A和滑块C,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置于A的左端,B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4,已知mA=2kg、mB=mC=3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弹性碰撞,最终B恰好未从A上滑落,取g=10m/s2求:

(1)整个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木板A的最小长度。
15.
如图甲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P为平衡位置x=17.5cm的质点。图乙为此波中平衡位置坐标x=10cm的质点从该时刻起的振动图象。问:

①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②从该时刻起,在哪些时刻质点P会出现在波峰?
③求从该时刻起,P点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通过的路程(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
如图所示,x轴正方向有以(0,0.10m)为圆心、半径为r=0.10m的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2.0×10-3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PQ为足够大的荧光屏,在MN和PQ之间有方向竖直向下、宽度为2r的匀强电场(MN与磁场的右边界相切)。粒子源中有带正电的粒子不断地由静止电压U=800V的加速电场加速。粒子经加速后,沿x轴正方向从坐标原点O射入磁场区域,再经电场作用恰好能垂直打在荧光屏PQ上,粒子重力不计。粒子的比荷为=1.0×1010C/kg,。求:

(1)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将粒子源和加速电场整体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d<r),粒子沿平行于x轴方向进入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求粒子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计算时π取3)。
1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如图所示。已知在状态A时,温度为15℃,且1atm≈105Pa,求:

①状态B时的温度是多少开尔文?
②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③此过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开尔文?

4.实验题(共2题)

18.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想用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用SA、SB、SDf表示,不必计算结果)
19.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待测电阻Rx(约100Ω),
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15kΩ),
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电键S,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Ⅰ.闭合开关S,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压表的示数U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Ⅱ.以R为纵坐标,__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线(用直线拟合);
Ⅲ.由图线得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a(a>0),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b(b>0)。则定值电阻Rx=_____,电源电动势E=________(用ab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