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4950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9

1.单选题(共4题)

1.
2018年II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其中,千克将用普朗克常量(h)定义;安培将用电子电荷量(e)定义。以基本物理常数定义计量单位,可大大提高稳定性和精确度。关于普朗克常量和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普朗克常量的单位为kg.m3 .s-2
A.普朗克常量的单位为kg-1 .m2. s-1
B.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为A.sC.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为A.s-1
2.
“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如图所示,为l轻绳下端拴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端固定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这个装置也可以等效为“单摆”,当摆球在斜面所在的平面内做小摆角振动时的周期为  
A.B.
C.D.以上答案都不对
3.
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的相位及振幅均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质点一直在平衡位置
B.b质点一直在波峰
C.c质点一直在波谷
D.再过后的时刻,bc两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将减弱
4.
生活中有很多光现象,以下关于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水中的气泡特别明亮是光的干涉现象
D.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2.多选题(共3题)

5.
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 (  )


A. t=0.1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 t=0.15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
D. 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6.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时,观察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
B.经1.4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cm
C.时,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
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7.
一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振子的位移为-0.1 m,t="1" s时位移为0.1 m,则
A.若振幅为0.1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B.若振幅为0.1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C.若振幅为0.2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4 s
D.若振幅为0.2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6 s

3.解答题(共3题)

8.
将一倾角为、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斜面上,下端与质量为m的小滑块连接且弹簧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用外力控制小滑块使弹簧处于原长,某时刻撤去外力,小滑块从静止开始自由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求:小滑块运动到平衡位置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
试证明:撤去外力后,小滑块在光滑斜面上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若小滑块在斜面上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沿斜面向下运动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请写出小滑块振动过程中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9.
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横波,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1=0s时与t2=1s时的波形图像。求:

(i)如果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v=75m/s时,分析该波的传播方向;
(ii)如果该横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虚线上x=2m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时波传播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相对应的时间应为多长?
10.
如图,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一射向玻砖的细光束与玻砖上表面的夹角为30°,光束射入玻砖后先射到其右侧面。已知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光束从上表面射入玻砖时的折射角;
(ii)光束从射入玻砖到第一次从玻砖射出所经历的时间。

4.实验题(共2题)

11.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

A.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的大小d
B.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直径ABAB的法线OC
C.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
D.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端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则:
(1)小明利用实验数据计算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__.
(2)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BOC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
B.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C.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D.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
12.
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1)图中①是小灯泡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____________、单缝和双缝。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_________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3)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 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mm和__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