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自然区:A_________;B_________;C和D同属于________;河流的名称:E______;F_______;C和D两个亚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图中ABCD四个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3)C和D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项地理要素重合___________(单选)。
A.400mm等降水线 B.600mm等降水线
C.7月份15℃等温线 D.1月份0℃等温线
(4)C和D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
A.此线以北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此线以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线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A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_______(单选)。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A、B两区内部的差异表现为:A_______,B_______(填地带性规律)。

(1)写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自然区:A_________;B_________;C和D同属于________;河流的名称:E______;F_______;C和D两个亚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图中ABCD四个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3)C和D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项地理要素重合___________(单选)。
A.400mm等降水线 B.600mm等降水线
C.7月份15℃等温线 D.1月份0℃等温线
(4)C和D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
A.此线以北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此线以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线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A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_______(单选)。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A、B两区内部的差异表现为:A_______,B_______(填地带性规律)。
2.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 米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① ;② 。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 米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① ;② 。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泉州市水系图(图甲)”、“泉州气候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乙)” 和“河谷形态图(图丙)”

材料二 泉州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生长。“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泉州气候的真实写照。因气候常年温暖舒适,故泉州有“温陵”的雅称。
材料三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东麓,干流上游俗称西溪,在南安双溪口汇入大支流东溪后始称晋江,最后在丰泽蟳埔注入东海,全长182千米。晋江是我市最主要的河流,也是本省的第三大河,她可以说是我市千百万人民的“母亲河”。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方面,分析泉州气候的形成原因。
(2)根据图中的信息,说明晋江的流向是 ,其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3)图甲中晋江上游M处的河谷形态应是图丙的 (填A或B)图,此处河流的外力作用方式是以 为主。
(4)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 (填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材料一 “泉州市水系图(图甲)”、“泉州气候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乙)” 和“河谷形态图(图丙)”

材料二 泉州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生长。“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泉州气候的真实写照。因气候常年温暖舒适,故泉州有“温陵”的雅称。
材料三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东麓,干流上游俗称西溪,在南安双溪口汇入大支流东溪后始称晋江,最后在丰泽蟳埔注入东海,全长182千米。晋江是我市最主要的河流,也是本省的第三大河,她可以说是我市千百万人民的“母亲河”。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方面,分析泉州气候的形成原因。
(2)根据图中的信息,说明晋江的流向是 ,其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3)图甲中晋江上游M处的河谷形态应是图丙的 (填A或B)图,此处河流的外力作用方式是以 为主。
(4)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 (填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该段河流以_____(外力)作用为主。
(2)c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成因是______。c处的外力作用以_____作用为主。
(3)d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该地貌往往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原因是_____。
(4)若该河流发源于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则此高原的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原因是____。
(5)c处河流往往在___岸侵蚀作用明显,在___岸堆积作用明显。河流在c处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
(6)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a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该段河流以_____(外力)作用为主。
(2)c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成因是______。c处的外力作用以_____作用为主。
(3)d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该地貌往往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原因是_____。
(4)若该河流发源于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则此高原的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原因是____。
(5)c处河流往往在___岸侵蚀作用明显,在___岸堆积作用明显。河流在c处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
(6)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
B.a、b、c三处最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小于b河段 |
D.c河段外力作用以搬运作用为主 |
2.单选题- (共9题)
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小题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小题3】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 B.搬运、侵蚀、堆积 |
C.侵蚀、堆积、搬运 | D.堆积、搬运、侵蚀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
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
6.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
A.流向 | B.含沙量 | C.汛期 | D.流量 |
7.
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小题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地方可能是
【小题3】该河流的丰水期一般在

【小题1】该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 | B.山麓冲积扇 |
C.沙洲 | D.三角洲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A.夏秋两季 | B.春夏两季 |
C.秋冬两季 | D.冬春两季 |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小题2】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
【小题3】该地貌类型最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三角洲平原 | B.冲积扇平原 | C.山麓沙丘 |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东北平原 | C.塔里木盆地 | D.青藏高原 |
A.地震 | B.水土流失 | C.滑坡 | D.泥石流 |
9.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小题2】该地区聚落分布

【小题1】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 | B.台湾岛 |
C.华北平原 | D.喀斯特地貌 |
A.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 B.呈点状分散分布 |
C.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 D.蜿蜒分布于山前 |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左图中
【小题2】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3】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小题1】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左图中
A.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 | B.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 |
C.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 | D.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 |
A.甲—a—侵蚀—开采砂金矿 | B.甲—c—沉积—兴建仓库 |
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
A.a线 | B.b线 | C.c线 | D.a线或c线 |
11.

【小题1】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
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
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
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
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
12.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小题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小题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

【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13.
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 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 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 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 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小题2】该聚落
A.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小题1】图中
A. 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 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 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 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小题2】该聚落
A.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