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4778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地球昼夜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C点昼长是______;F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
(2)A~F六点的自转速度、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和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分别怎样排序?
(3)A、B、D、E、F五点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2.
(题文)根据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________。
(2)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3)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________。
(5)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是图中的(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2.单选题(共5题)

3.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  )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小题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  )
A.上海B.济南C.北京D.长沙
4.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夜变长,并长于昼
5.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小题2】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B.长江口河道右偏
C.地方时差D.昼夜更替
6.
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一年中晨线与北半球某纬线的交点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A点经度为39°E。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纬线最接近: (  )
A.10°NB.20°NC.50°ND.70°N
【小题2】当交点由B点向轨迹中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白昼逐渐变长B.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圣地亚哥日出时刻越来越早D.武汉日落方位由西南变为西
7.

   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Y)随时间(X)的变化曲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X轴表示日期,Y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a=23°26′N,b=0°,则从c日期到d日期过程中(  )
A.莫斯科昼长逐渐变短B.极昼极夜范围将缩小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北京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小题2】若上图示意南半球某地某段时间内的太阳高度变化,a=30°,b=20°,X轴表示北京时间,c=12时,d=18时,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70°S,30°EB.80°S,30°E
C.70°S,150°WD.80°S,150°W
【小题3】若上图示意某地日落时间的年变化曲线,X轴表示日期,Y轴表示日落的北京时间,a=9时,b=6时,d日期为6月22日,则该地位于(  )
A.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B.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3.选择题(共2题)

8.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关于黄土高原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9.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关于黄土高原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