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2.单选题- (共24题)

【小题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
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31°2′E 海拔5 m)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气温(℃) | 23.5 | 24.5 | 23.5 | 22.0 | 19.0 | 16.5 | 16.5 | 17.0 | 19.0 | 20.0 | 21.5 | 22.5 |
降雨量(mm) | 118 | 128 | 113 | 91 | 59 | 36 | 26 | 39 | 63 | 85 | 121 | 124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A.冷锋过境时 | B.暖锋过境时 | C.低压控制下 | D.高压控制下 |

【小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 B.海陆分布 |
C.大气环流 | D.地形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①地 | B.③地 |
C.②地 | D.④地 |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 B.乙地对流最旺盛 |
C.乙地比丙地稳定 | D.丙地最稳定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
C.丙地刮起东北风 |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
A.黄土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华北平原 | D.东南丘陵 |

【小题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
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全年 | ||
① | 23°08′ | 13.3 | 28.4 | 40.0 | 210.0 | 1 614.1 |
② | 39°48′ | -4.7 | 26.0 | 2.6 | 196.6 | 682.9 |
③ | 48°58′ | 3.5 | 18.4 | 54.3 | 53.6 | 647.4 |
④ | 54°17′ | 1.8 | 13.4 | 225.0 | 117.0 | 2 399.0 |
【小题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
C.③——大兴安岭西侧 |
D.④——西经130度附近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小题1】据图中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③→①→②→④ |


A.赤道低气压带 | B.东南信风带 |
C.西风带 | D.东北信风带 |

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甲站-乙站-丙站 | B.甲站-丙站-乙站 |
C.乙站-甲站-丙站 | D.乙站-丙站-甲站 |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暖锋 |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
A.①一甲 | B.①一丙 | C.②一乙 | D.②一丁 |

【小题1】图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 B.①比③云量少 |
C.②比③气压低 | D.②比④气温高 |
A.上午 | B.下午 |
C.傍晚 | D.夜间 |

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

A.Q4、Q1、Q3、Q2 | B.Q3、Q4、Q2、Q1 |
C.Q3、Q1、Q2、Q4 | D.Q2、Q3、Q1、Q4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 B.旱涝灾害增多 | C.某些物种灭绝 | D.土壤肥力下降 |

【小题1】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小题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 B.锋面活动 | C.反气旋过境 | D.热带气旋影响 |
A.江汉平原 | B.四川盆地 | C.珠江三角洲 | D.长江三角洲 |
3.选择题- (共8题)
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 特点 | 具体表现 |
创业主体 | 从小众到大众 | 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
创业服务 | 从政府主导 到市场发力 |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
创业平台 | 从内部组织 到开放协同 |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
创业理念 | 从供给导向 到需求导向 | 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 |
创业领域 | 从传统产业 到新兴产业 |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
4.多选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