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徽典高考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642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4

1.综合题(共2题)

1.
(26分)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获批,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联系强度与方向”图

(1)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联系的主要特征及成因。(12分)
(2)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4分)
2.
(30分)读关于中亚和咸海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1)分析不同季节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6分)
(2)归纳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2分)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l2分)

2.单选题(共5题)

3.
交通通达性是指一个地方能够从另一地方到达的容易程度,它可以用空间距离、旅行时间、旅途距离或运输费用等来衡量。高铁建设将普遍改善我国城市间的通达性。读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高铁通达性等值线图(图中数值为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甲城的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高铁线的分布与走向B.所在地区的降水多
C.农业发达,运输量大D.东北平原地形平坦
【小题2】2020-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大B.10小时等值线范围将变大
C.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减少D.对民航客运没有影响
4.
读“北京市2014年7月25日不同朝向建筑物接受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朝向排列正确的是
A.北向、南向、西向、东向B.东向、西向、南向、北向
C.南向、北向、西向、东向D.南向、北向、东向、西向
【小题2】与南向相比该日正午的水平面接受太阳辐射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水平面的昼长较长B.水平面受天气影响较小
C.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更大D.南向建筑物墙体吸热较多
5.
读某日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d四条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
A.aB.b
C.cD.d
【小题2】图中所示季节,澳大利亚
A.北部沿海地区草木枯黄
B.西南部地区降水丰富
C.东部受洋流的增温作用显著
D.西部受洋流的降温作用显著
6.
《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结合所学知识,该段游记描述现象所在地形区具有的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暗河溶洞,地表崎岖
7.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粮食生产产量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下图表示1990-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总体上
A.一直在北进西移B.移动速率比较均衡
C.由江南移向华北D.北进速率超过西移速率
【小题2】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有助于
A.缓解北方地区干旱化程度B.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C.区域粮食流通格局的改变D.提高农业土地产出效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