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带B为________,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探险社团经过F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双选)
(4)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那次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你认为我国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1)自然带B为________,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探险社团经过F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双选)
A. 轮船顺风顺水![]() | B. 轮船逆风逆水 ![]() | C. 白昼越来越长 |
D. 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 | E. 轮船桅杆中午的日影一年中最长。 |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225万,人烟稀少。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位置地形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据图描述摩洛哥主要地形及分布特点。
(2)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据材料一,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显著特点。
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位置地形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据图描述摩洛哥主要地形及分布特点。
(2)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据材料一,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显著特点。
2.单选题- (共10题)
4.

【小题1】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 南北皆旱 B. 南涝北旱
C. 南旱北涝 D. 南北皆涝
【小题2】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 冬季风减弱 B. 夏季风减弱
C. 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D. 温室效应加剧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 南北皆旱 B. 南涝北旱
C. 南旱北涝 D. 南北皆涝
【小题2】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 冬季风减弱 B. 夏季风减弱
C. 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D. 温室效应加剧
5.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B两地均处在300N,该日某海洋考察船由A向B航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小题2】该日航行日志记录不可信的是( )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150![]() ![]() | B.(150![]() ![]() |
C.(30![]() ![]() | D.(180![]() ![]() |
A.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 |
B.正午桅杆的影子在正北方 |
C.日出到日落大于12小时 |
D.日出到日落小于12小时 |
6.
A. 区域大规模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浓度;
B. 深秋时节,冬季风逐渐强盛;
C. 天气转凉,夜间地面温度降幅增大;
D. 夏季风南退,降水减少;
【小题2】若只考虑气压状况,关于图中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之间风向为西风; B. ①地雾霾天气可能持续时间更长;
C. ①②两地,①最有可能位于城区; D. ①地降水概率大于②地;
2015年10月15日夜至17日白天,华北、华东一带被雾霾笼罩。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京津冀局地有重度霾。下图为该时间段内某时华北某地上空的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A. 区域大规模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浓度;
B. 深秋时节,冬季风逐渐强盛;
C. 天气转凉,夜间地面温度降幅增大;
D. 夏季风南退,降水减少;
【小题2】若只考虑气压状况,关于图中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之间风向为西风; B. ①地雾霾天气可能持续时间更长;
C. ①②两地,①最有可能位于城区; D. ①地降水概率大于②地;
7.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小题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8.
2009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74人死亡。结合图3“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小题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小题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
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9.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
【小题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
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温带荒漠带 | D.针阔混交林带 |
A.纬度位置 | B.山体坡度 |
C.大气环流 | D.海拔 |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从图中数据判断,可能最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小题2】从图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甲省(区)

【小题1】从图中数据判断,可能最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
11.
下图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某市城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分别表示城区面积和冬季气温变化的曲线是
【小题2】该市位于

【小题1】分别表示城区面积和冬季气温变化的曲线是
A.①和④ | B.②和① |
C.③和② | D.④和③ |
A.华北平原 | B.云贵高原 |
C.大兴安岭 | D.柴达木盆地 |
12.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及交通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布局是合理的,则此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产业的布局不合理的是( )

【小题1】若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布局是合理的,则此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马达加斯加岛 | B.新西兰南岛 |
C.朝鲜半岛 | D.中南半岛 |
A.①机械制造工业 | B.②大型纺织工业 |
C.③花卉、蔬菜种植业 | D.④粮食种植业 |
13.
假设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之间建设海底隧道有三个计划方案,即北线、中线、南线三个方案,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专家称中线较好,其主要原因是( )
A. 受暖流影响,易于施工
B. 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
C.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D. 中间连接岛屿,施工难度小
【小题2】如果选择中线,其积极意义主要有( )
①经济辐射范围更广
②有利于沿岸地区港口的建设
③运输效率高
④有利于海峡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小题1】有专家称中线较好,其主要原因是( )
A. 受暖流影响,易于施工
B. 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
C.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D. 中间连接岛屿,施工难度小
【小题2】如果选择中线,其积极意义主要有( )
①经济辐射范围更广
②有利于沿岸地区港口的建设
③运输效率高
④有利于海峡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