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农牧业是新疆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农牧业是新疆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河非洲西部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km,影响农业用水和沿岸居民用水。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初步规划方案是以2座水利枢纽为核心,一是塞内加尔境内的迪亚马坝,位于河流下游,坝高18m,一是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坝,坝高66m。

指出塞内加尔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塞内加尔河两二座水利枢纽的作用。
塞内加尔河非洲西部河流,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km,影响农业用水和沿岸居民用水。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初步规划方案是以2座水利枢纽为核心,一是塞内加尔境内的迪亚马坝,位于河流下游,坝高18m,一是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坝,坝高66m。

指出塞内加尔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塞内加尔河两二座水利枢纽的作用。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指出煤炭开采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使用中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指出煤炭开采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使用中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4.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年一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并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下图为2000年一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并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5题)
5.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小题3】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小题1】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流湍急 | B.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
C.右岸陡峭 | D.水量季节变化小 |
A.汇入处落差大 | B.位于干流凹岸处 |
C.交汇处侵蚀作用强 | D.支流流速慢 |
A.上游建大型水库 |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
C.下游新建防洪大坝 | D.下游河道不断疏浚 |
6.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
【小题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
【小题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
A.太阳辐射能 | B.土地利用方式 |
C.水能资源 | D.年降水量 |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
7.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称为“鬼城”。 下图为2014年我国“鬼城”排行前50名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由图可知我国
【小题3】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小题1】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
A.“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较西北数量多 |
B.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开放性不够 |
C.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
D.华南地区“鬼城”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地产过度开发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
8.

【小题1】美国核电站( )
【小题2】核电与常规能源相比( )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放射性重金属铀、钚核裂变反应而发电,核电站建设一般需要花10年左右。下图是美国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分布图和反应堆数量随时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核电站( )
A.运行中的反应堆数量持续增长 |
B.核电站分布接近核燃料分布区 |
C.早期核反应堆规模大发电量大 |
D.1980年后批准建设的电站数量减少 |
A.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 B.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不稳定 |
C.核反应堆铀燃料可以循环利用 | D.比化石燃料(煤)运输量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