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区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_______的选择、交通运输_______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选择了山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 最大限制坡度 |
公路 | 7%~9% |
铁路 | 3% |

(1)与平原比较,山区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_______的选择、交通运输_______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选择了山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天山冰川 | 面积 | 雪线 |
约9 500多平方千米,减少22% | 年均上升2至6.5米 | |
博斯腾湖 (1986年以来) | 水位 | 面积 |
上升4米多 | 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 | |
南疆气候 | 相对湿度 | 降水量 |
平均增加4%~10% | 平均增加20.4% |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3.
【小题2】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着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A.地形与土壤 |
B.地形与水源 |
C.水源与土壤 |
D.气候与植被 |
A.河谷地带 |
B.塔克拉玛干沙漠 |
C.山麓冲积扇 |
D.吐鲁番盆地 |
4.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村落分布示意图及该村落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M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文 | D.生物 |
A.团块状 | B.带状 | C.网状 | D.棋盘状 |
5.
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已知①②③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④⑤⑥是比①②③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受地形影响,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呈条带状分布的是
【小题2】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小题1】受地形影响,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呈条带状分布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⑤ |
A.①—⑤ | B.②—④ | C.①—③ | D.都一样 |
6.
据报道,我国首座70万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小题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小题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 B.投资成本低廉 | C.技术先进 |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7.
假如大量地将南极地区的冰山运往热带沙漠地区,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这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对此问题的讨论,正确的是
A.运输中,冰山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 |
B.运输中,改变途经海域洋流的寒暖性质 |
C.改变热带缺水地区的环境状况,而南极地区很少发生改变 |
D.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可能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大气环流 |
8.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图7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小题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小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A.正比关系 | B.正相关关系 | C.反比关系 | D.负相关关系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
9.
下图为2001年全世界各种能源发电比例图(其他可再生能源: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适合大规模使用能源Ⅰ发电的地区为
【小题2】能源Ⅱ较为丰富的国家为
【小题3】下列国家中,使用可燃烧的可再生能源和废物发电最多的国家为

【小题1】下列地区中,适合大规模使用能源Ⅰ发电的地区为
A.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 B.波斯湾沿岸地区 |
C.几内亚湾沿岸地区 | D.渤海湾沿岸地区 |
A.巴西 | B.蒙古 | C.伊朗 | D.南非 |
A.中国 | B.俄罗斯 | C.日本 | D.韩国 |
10.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全球变暖对下图所示两区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CO2的排放量较大,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小题1】有关全球变暖对下图所示两区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脉北坡雪线升高,南坡雪线降低 |
B.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短时期内尼泊尔有些高山湖泊可能引发洪灾 |
C.全球变暖,马尔代夫周围海域珊瑚生长旺盛 |
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旅游业和渔业将有更大的发展 |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1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如图表示某沿海地区填海造陆前后的变化,有关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森林遭破坏,增加山区崩塌、滑坡等灾害几率
③海滩消失,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④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有利于防止台风影响陆地

①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森林遭破坏,增加山区崩塌、滑坡等灾害几率
③海滩消失,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④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有利于防止台风影响陆地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2.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②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
③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小题2】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小题1】关于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②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
③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
13.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小题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平均气温高 | B.大气降水较多 | C.纬度或海拔都高 | D.土壤发育程度低 |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
14.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小题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小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 B.聚落 | C.耕地 | D.地形 |
A.线路过长 | B.距城镇过远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A.地形分布 | B.绿洲分布 | C.河流分布 | D.沙漠分布 |
15.
读“我国著名运煤专用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铁路穿越的最大障碍在
【小题2】有关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该铁路穿越的最大障碍在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双发区 |
B.平原地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 |
C.公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
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