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模拟(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561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7

1.综合题(共4题)

1.
(1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原题中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20世纪初中俄茶叶之路逐渐走向衰弱。”
材料二为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优质乌龙茶的品质形成极为密切。在中低纬度海拔较高茶区,一般气候温和,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并且,高海拔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福建武夷山是著名乌龙茶产地。
材料三中图示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

(1)据局部等高线推断,AB两地何处更适合乌龙茶的种植,并分析原因。
(2)分析中俄茶叶之路对沿线经济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衰弱的原因。
(3)有人提出应在武夷山地大力扩展茶叶种植,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
2.
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从19世纪末开始种植果蔬,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如图为部分谷地水系分布图,虚线为季节性河流。读图和A城市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中央谷地平原成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中央谷地气候类型及特点。
(3)描述该区水系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4)分析中央谷地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为了控制泛滥的水生植物和藻类,美国从中国引进了鲤鱼、草鱼、胖头鱼等。近年,这些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的“亚洲鲤鱼”成了当地的水霸王。为了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甚至有计划花费180亿美元修巨型“拦鱼”坝。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捕获的鱼常常扔入垃圾桶。
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成为环境灾害及治理困难的原因。
4.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省一直是游客的度假胜地。2012年6月21日,我国设立地级三沙市,其人民政府驻永兴岛,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如图)。永兴岛的面积为2.3平方千米。岛上居民的淡水主要来源于井水、雨水、淡化海水和从海南岛输入。

评价目前三沙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2.单选题(共5题)

5.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右图实线所示为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D.渭河平原
【小题2】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P点位于①位置时,西安的节气最可能是寒露
B.P点由b移向c期间,西安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C.P点由b移向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立春、春分反映的是季节变化
6.
2013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的成功应
用,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
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图5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000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小题2】该地区的地质灾害
A.发生频率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加B.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高山高原
C.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避免损失D.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
【小题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
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B.实时发布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
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7.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图甲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图乙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分布
【小题2】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8.
下图为2000年- 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最多
B.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最大
C.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
D.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了再城市化现象
【小题2】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相关的是(    )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B.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
C.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D.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小题3】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9.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同时西欧地区也是世界上新能源开发比重最大的地区之一,英吉利海峡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北海沿岸风能资源开发比较普遍。图1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
A.目的是为了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降低生产成本
B.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人才向东流动
C.研发中心会向东迁移
D.“香蕉带”区域环境质量会改善
【小题2】西欧地区开发新能源产生的影响有
A.降低能源消耗量B.开发新能源,占用耕地不利于农业发展
C.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D.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