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杏花村(B 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 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 村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汾河河谷平原的成因。
(2)指出 A 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 A 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杏花村(B 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 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 村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汾河河谷平原的成因。
(2)指出 A 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 A 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示意 鄱阳湖南部地形、交通、资源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 M 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左图中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和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下面左图中的M地附近有20多万亩“天漠”沙丘。
材料二 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2年1月,4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8天。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示意 鄱阳湖南部地形、交通、资源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 M 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左图中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8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10分)
(3)指出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4分)
(4)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8分)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8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10分)
(3)指出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4分)
(4)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8分)
2.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小题2】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小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地区 | B.西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东北地区 |
A.地势高峻,气候高寒,雪峰连绵 | B.西高东低,三角洲平原海拔很低 |
C.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坦开阔平原 | D.地形复杂,山地、盆地交错分布 |
8.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表示这些经纬度附近的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小题2】关于上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 昆仑山 南岭 秦岭 |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9.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处发生冷害的频次可能为
【小题2】P处冷冻灾害频次和周围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小题1】P处发生冷害的频次可能为
A.35 |
B.46 |
C.25 |
D.30 |
A.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差 |
B.冬季风受南部山脉阻挡,易在P处堆积 |
C.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 |
D.周围有山脉阻挡,不易受冷空气影响 |
10.
下图中 a、b、c 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a 地可能是( )
【小题2】a、b、c 三地夏季气温共同特征的成因是( )

【小题1】图中 a 地可能是( )
A.上海 | B.郑州 | C.武汉 | D.广州 |
A.纬度都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 B.三地均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大 |
C.b、c 两地纬度较低,a 地昼长时间长 | D.三地海拔较低 ,热量不易扩散 |
11.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最可能为
【小题2】与 3、4 月份相比 ,该河 5、6 月份流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小题3】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小题1】该河流最可能为
A.塔里木河 | B.珠江 | C.松花江 | D.淮河 |
A.正值农作物返青期,灌溉引水量大 | B.气温回升快,河水蒸发量大 |
C.河流流域被副高控制,降水少 | D.降水少且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减少 |
A.棉花 | B.甜菜 | C.油菜 | D.甘蔗 |
1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小题2】②、④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水源、热量 | B.地形、水源 | C.土壤、光照 | D.热量、水源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13.
小华同学暑期在我国某省旅游时这样描述:“我们随着导游步入坎儿井的暗渠,一股清凉之 气迎面而来,地面上的火热顿时消失殆尽。暗渠上铺着厚厚的玻璃隔层,透过玻璃能看见脚 下潺潺流淌的清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明游览地可能是( )
【小题2】小华对本次旅游做了日记,日记中对其旅游省区地理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小题1】小明游览地可能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B.河南省 | C.青海省 | D.海南省 |
A.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羊儿跳,马儿跑 |
B.山在水中长,船在山中游,河在洞中流 |
C.“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
D.山脉纵横,白雪皑皑,大气稀薄,严重缺氧 |
14.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 M 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图中省区南部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 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 M 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A.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发展基塘农业 |
B.在丘陵缓坡地区开辟梯田,陡坡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立体农业 |
C.利用河谷地形与肥沃土壤,建商品粮生产基地 |
D.重点发展速生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
15.
下图为我国某年某种农产品年产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 题。

【小题1】该农产品是
【小题2】①省区该农产品的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3】③省区重点发展花卉种植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小题1】该农产品是
A.玉米 | B.小麦 | C.棉花 | D.水稻 |
A.光照充足 | B.劳动力丰富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充足 |
A.气候 | B.土地 | C.市场 | D.交通 |
3.选择题- (共2题)
16.汤姆昨天受邀请去参加杰克的生日派对。
Tom {#blank#}1{#/blank#} {#blank#}2{#/blank#}to Jack's birthday party yesterday.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