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4524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综合题(共8题)

1.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__。
(3)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2.
下面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压带位于左图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A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说出与A海沿岸地区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
3.
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2)甲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在乙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C、D同在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
5.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类型。

(2)影响①地和④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③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②地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分析其形成原因。
6.
读“各纬度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问题。

(1)D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这里多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和E地所在的气压带是_______,这里干旱少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C气压带常年控制的地区形成__________气候。
(3)B和C之间的是________(风)带,在大陆西部,常年在这种风的控制下形成_________气候。
(4)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导致了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7.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图中②④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3)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
(3) 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气流与D气流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该气压带是_____原因形成的。

2.单选题(共12题)

9.
与撒哈拉沙漠地区位于同一纬度带上的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未形成沙漠,却成为“鱼米之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不同
B.大气环流不同
C.下垫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影响不同
10.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 )
A.下沉,晴B.由高纬流向低纬,雨
C.上升,雨D.由低纬流向高纬,晴
11.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小题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12.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小题2】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
13.
下图为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乙气压中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气流在高空堆积被迫下沉
D.受冷气团顶托,暖气团抬升
【小题2】此季节(  )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
B.美国的新奥尔良与南非的开普敦都处于雨季
C.北亚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正值凌汛
D.北京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小
14.
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东风
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北信风
【小题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15.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
A.两河流域
B.华北平原
C.墨累—达令盆地
D.珠江三角洲
16.
下列气候类型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7.
下列气候类型中,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8.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研究表明,若在北半球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
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
19.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5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及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0.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小题2】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
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

3.选择题(共1题)

21.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5题)

22.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反映了北半球________(季节)的季风环流。

(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________(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________天气。

(3)乙处的风向为________,丙处位于______________(风带)。

(4)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________(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

23.
下图的上部是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带看①是________带,②是_______带。
(2)从近地面风带看③是________带,④是________带。
(3)气压带、风带是随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________(北半球节气)前后。
(4)从世界降水带看,②处属于________带,但对大陆________岸而言,因受________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24.
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____的季节移动,导致______和________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____移,冬季________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图中气压带: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或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
①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____)
②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低的时间。(____)
③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____)
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____)
25.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
(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_______为主,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_______。
(3)终年受B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
26.
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气候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_______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