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小题1】日记中记述的地区,可能有
A.驯鹿迁徙 | B.遍地牦牛 |
C.成群企鹅 | D.白熊出没 |
A.早稻成熟,遍地金黄 | B.苹果挂枝,硕果累累 |
C.明前龙井,采摘正忙 | D.麦浪滚滚,丰收在望 |

【小题1】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 | B.青海 | C.川西 | D.滇东 |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 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 |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

【小题1】影响图中霜冻线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降水 | B.纬度 | C.地形 | D.冬季风 |
①天气晴朗少雨②偏北风较强③气温快速回升,蒸发旺盛 ④盆地地形,细小颗粒物扩散不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
A.北半球准静止锋 | B.南半球冷锋 | C.南半球暖锋 | D.北半球冷锋 |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 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
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 | 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
A.洋流、纬度 | B.地形、太阳辐射 |
C.纬度、大气环流 | D.洋流、地形 |

【小题1】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 B.海浪堆积 |
C.珊瑚堆积 | D.火山喷发 |
A.出现极夜现象 | B.暴风雪频发 |
C.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 | D.受温暖西风影响 |
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 |
B.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 |
C.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 |
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 |
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
A.日本群岛 | B.中亚 |
C.中国 | D.东西伯利亚 |
A.海陆位置 | B.洋流性质 |
C.海陆温差 | D.地形地势差异 |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极地东风减弱 | B.中纬西风减弱 |
C.低纬信风减弱 | D.副热带高压减弱 |
A.夏季、变冷 | B.夏季、变暖 |
C.冬季、变冷 | D.冬季、变暖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
索科特拉岛在过去的600或700万年间,一直被非洲大陆孤立在外。岛上生活着700多种极其罕见的动植物,其中右图植物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株高2米,茎直立,肉质,较粗,表皮光滑褐绿色,茎基部膨大呈近球形,表皮灰色。叶互生,着生于分枝顶端,叶柄短,革质。下左图为索科特拉岛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植物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据右图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 B.旱雨季分明 |
C.高温多雨 | D.高温干燥 |
A.纬度低地形复杂 | B.构造运动强烈 |
C.与大陆隔绝时间长 | D.气候复杂多样 |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C)。
【小题1】该考察区域
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 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 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 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