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中国人文地理专题训练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508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2

1.综合题(共2题)

1.
珠海市陆地面积1701平方千米,是珠江三角洲上海洋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城市。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珠海市陆地分散的主要原因。
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之后,大批建设者来到特区。至2010年末,珠海市总人口为149.12万人,比1979年增113.05万人。
(2)说出珠海市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第十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办。它是唯一由中国政府批准举办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也是世界五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展之一。
(3)分析11月中旬在珠海举办航展的有利条件。
(4)简述举办航展对我国航空航天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图

材料二: 贵州地貌的特征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5℃左右,夜雨较多,阴雨多,光照少。贵州的水资源大部分为降水。由于降水量丰沛。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贵州的部分地区在春冬两季相对缺水。
材料三我国部分省区人均耕地表(单位:亩)  

(1)指出成都和昆明两城市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分析贵州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3)川、渝、黔等省区外出务工人员很多,请分析这些务工人员对迁出地有什么影响。
(4)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近年来对是否大力开发该地区水能资源,有不同的看法。 请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4题)

3.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
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
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区
【小题2】甲处光照强、热量条件差,说明当地
A.太阳高度角大,但日照时间短
B.晴天多,云层薄,保温弱
C.纬度高,白天少云,晚上多云
D.大气削弱少,冬季风影响时间长
【小题3】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
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B.乙—草原畜牧业基地
C.丙—天然橡胶基地D.丁—春小麦基地
4.
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T),全长约506千米,计划4年竣工。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T铁路开通后,由敦煌至格尔木的路程大为缩短,不再绕行的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分别是()
A.银川、西安B.银川、兰州
C.兰州、西宁D.兰州、成都
【小题2】总体考虑T铁路所经地段()
A.沙丘连片B.北高南低
C.沟壑纵横D.起伏和缓
5.
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如今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
【小题2】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
A.土地廉价B.能源资源丰富
C.劳动力素质高D.政策优势
6.
下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华北平原上的铁路枢纽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小题2】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C.自然带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