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473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原是嫩江的一条支流,平均年径流量5.71亿立方米,水量较少。后因地壳运动,嫩江干道西移,导致乌裕尔河与嫩江相分离,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逐渐演变为内流河,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吉林省西部地区曾湿地面积广阔。然而,进入上世纪70年代,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干涸,河水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2013年吉林省正式提出启动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通过天然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富余的河水疏导存蓄到天然湖泊和湿地,实现变害为宝。短短5年时间,吉林西部已成为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湖泊星罗棋布,渔兴牧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好生态画面。

材料三;大气降雪时雪花的形态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环境中形成,吉林省的东南部A地区是雪花形态最精彩的区域。

材料四;位于吉林省东南的梅河口市是全球松子最大的集散地,依托长白山区的红松资源,历经30多年运作和积累,年加工松子能力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0%,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随着松子需求量增长,梅河口人光不只局限在长白山,国内云南、陕西,国际朝鲜、俄罗斯等地,哪里有松子,哪里就梅河口人,梅河口的松子产业被称为“小铁锤敲出世界级的大产业”

(1)分析乌裕尔河演变成内流河的过程。
(2)分析吉林省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
(3)推测吉林省东南部能够形成最美雪花的天气条件。
(4)分析梅河口大力发展松子产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长约354千米。塞文潮有着英国“钱塘潮”的美名,是世界著名潮水奇观。1966年,塞文河第Ⅰ大桥建成通车;1992年,又采用PPP模式(公私合伙或合营)融资建成第Ⅱ大桥,两座大桥收取过桥费,主要用于完善、运营和维护两座大桥。下图为塞文河流域地形示意图。


(1)判断塞文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
(2)简析塞文河大潮的成因。
(3)简述塞文河第Ⅱ大桥采用融资模式建设以及建成后的意义。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遗产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仓库、运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教育和住房等社会活动场所。下图为“天津市重点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示意图”。


(1)描述天津市重点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的特点和工业遗产的价值。
(2)暑假某校部分学生打算去天津市重点工业遗产地研学旅行,请你为他们此行制定活动计划。

2.单选题(共5题)

4.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
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
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小题2】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
5.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华莱士溪因见证了1857年大地震而名声大噪,成为地质胜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地质构造线”附近两侧的地块相对移动方向为
A.西侧向西北、东侧向东南移动B.西侧向东南、东侧向西北移动
C.西侧向西南、东侧向东北移动D.西侧向东北、东侧向西南移动
【小题2】与1857年前相比,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流量变小的河段是
A.甲B.乙C.丙D.丁
6.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33.5°N)的考古研究发现,古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观测正午日影的原始“圭表”,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的日影末端位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贾湖先人观测到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
A.①处时,我国各地的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B.②处时,我国各地观测到日出的方位为正东
C.③处时,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①、②之间时,我国各地的昼长加长
【小题2】若在新西兰的南岛使用此“圭表”进行观测时,应将(  )
A.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B.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
C.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D.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
7.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小题2】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
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8.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一般选取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人口方面选择非农人口数量(不包括城市常住非户籍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发展指标,土地方面选择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作为评价指标,经济方面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代表,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评价指标。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化阶段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84~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③人均GDP波动下降
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2000~200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和人口发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是
A.开发区大规模建设
B.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D.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小题3】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B.交通逐渐通畅
C.居民购买力停滞D.土地供应紧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