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的河流发源地和河流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
(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的河流发源地和河流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
(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
2.单选题- (共6题)
2.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
A.①到②地势由一级阶梯到二级阶梯 |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
3.
读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小题3】关于④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 B.③为黄河谷地 | C.②为四川盆地 | D.④为喜马拉雅山 |
A.具有广阔平原 | B.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
C.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 D.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后经过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
4.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小题2】汉字“川”不仅指河流、河道,有时也指平原、平地。如图中所示的甲区域中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的土地。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为趋利避害宜选建在

【小题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地点① | B.地点② | C.地点③ | D.地点④ |
A.避免崩塌、滑坡地带 | B.河边的沙滩地带 |
C.坡地的上部地带 | D.坡地的中部地带 |
5.
下图为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大盆地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盆地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四大盆地判断正确的是
A.盆地①位于最东面 | B.盆地③又被称为聚宝盆 |
C.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 D.盆地④又被称为紫色土盆地 |
A.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B.天然气、钾盐等矿产资源丰富 |
C.属于外流区域,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 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流水作用为主 |
6.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完下列各成1—2题。

【小题1】图中山脉为
【小题2】图示区域

【小题1】图中山脉为
A.南北走向 | B.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
C.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D.跨赣、闽省界 |
A.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 | B.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
C.地势西高东低 | D.植被自东向西从森林过渡为草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