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题文)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绵羊业分布在图中A、B、C三处的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和解决措施。
(2)分析珀斯为“风城”的原因。
(3)简述西澳大利亚州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分析图中C区域的河流冬、夏季均出现汛期的原因。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绵羊业分布在图中A、B、C三处的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和解决措施。
(2)分析珀斯为“风城”的原因。
(3)简述西澳大利亚州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分析图中C区域的河流冬、夏季均出现汛期的原因。
2.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自然区:A_________;B_________;C和D同属于________;河流的名称:E______;F_______;C和D两个亚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图中ABCD四个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3)C和D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项地理要素重合___________(单选)。
A.400mm等降水线 B.600mm等降水线
C.7月份15℃等温线 D.1月份0℃等温线
(4)C和D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
A.此线以北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此线以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线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A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_______(单选)。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A、B两区内部的差异表现为:A_______,B_______(填地带性规律)。

(1)写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自然区:A_________;B_________;C和D同属于________;河流的名称:E______;F_______;C和D两个亚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图中ABCD四个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3)C和D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项地理要素重合___________(单选)。
A.400mm等降水线 B.600mm等降水线
C.7月份15℃等温线 D.1月份0℃等温线
(4)C和D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
A.此线以北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此线以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线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A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_______(单选)。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A、B两区内部的差异表现为:A_______,B_______(填地带性规律)。
3.
材料一 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的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和生机。
材料二 黄河流域简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甲处为何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可能原因。
(2)简述乙处荒漠化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3)A城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是______,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
(4)对比丙丁两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材料二 黄河流域简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甲处为何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可能原因。
(2)简述乙处荒漠化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3)A城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是______,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
(4)对比丙丁两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4.
阅读“PPE怪圈”材料,据图回答问题。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因而被视为贫困地区贫困问题产生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在①④、②③、⑤三组因果关系中,产生“PPE怪圈”的基本原因是____组因果关系,原因是什么。
(2)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简述②线索成立的原因。
(3)请简要说明如何走出“PPE怪圈”。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因而被视为贫困地区贫困问题产生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在①④、②③、⑤三组因果关系中,产生“PPE怪圈”的基本原因是____组因果关系,原因是什么。
(2)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简述②线索成立的原因。
(3)请简要说明如何走出“PPE怪圈”。
5.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是_______(填写功能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分析图中城市集中式空间结构的优缺点。
(3)推测城市通风廊道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设计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依据。
(4)分析城市通风廊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缓解热岛效应等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下图为“北京六条通风廊道规划图” 。

(1)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是_______(填写功能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分析图中城市集中式空间结构的优缺点。
(3)推测城市通风廊道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设计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依据。
(4)分析城市通风廊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6.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读我国两局部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处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为______农业,简述该地农业如此分布的有利的自然因素。
(2)乙区域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近年来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而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木、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试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1)甲处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为______农业,简述该地农业如此分布的有利的自然因素。
(2)乙区域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近年来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而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木、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试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0题)
7.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2009年印度稻米产量可能减少2.55%,不过最终的产量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七月和八月的降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印度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以下与图中①②③的主要工业部门相符的是

【小题1】引起印度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
B.城市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
C.饮食习惯改变导致市场需求量变少 |
D.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发 |
A.麻纺织工业 棉纺织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
B.麻纺织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棉纺织工业 |
C.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
D.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
8.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小题2】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A.山谷、背斜 | B.山脊、向斜 |
C.山谷、向斜 | D.山脊、背斜 |
9.
2009年7月22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日全食天象。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月影刚好投影在地球表面,且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长江流域,形成日全食观察带(如图1)。读图1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月影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
【小题2】成都与杭州日全食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这一天,某旅游团在重庆的金佛山欣赏到了罕见的“日全食”天文奇观。当日,重庆的昼长为M(小时),则下列哪一天重庆昼长最接近24-M(小时)

【小题1】图中月影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B.月球自西向东公转 |
C.月球自西向东自转 |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
A.成都开始晚、持续时间长 | B.成都开始早、持续时间短 |
C.杭州结束早、持续时间长 | D.杭州结束晚、持续时间短 |
A.2月22号 | B.5月22号 | C.10月22号 | D.11月22号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地的自然带为
【小题2】如果一艘油轮在图中⑤处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泄漏的石油随洋流扩散的方向为
【小题3】如图 ①~④地中,从自然因素考虑,最适合修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小题1】图中①地的自然带为
A.热带草原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热带荒漠带 |
A.向西南扩散 | B.向北扩散 | C.向西北扩散 | D.向西扩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题文)

【小题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
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小题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如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①常绿阔叶林
②针阔叶混交林
③干暖灌丛
④针叶林
⑤高山草甸
⑥高山冰雪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左图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
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
①常绿阔叶林
②针阔叶混交林
③干暖灌丛
④针叶林
⑤高山草甸
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⑥ | B.①④⑤⑥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④⑤ |
12.
1.以下为河南省和台湾省人口年龄分布状况,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结论的是




A.台湾省1951年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
B.目前两省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 |
C.两省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 |
D.两省的人口密度都较大 |
14.
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
【小题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小题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 |
B.经济、社会效益好 |
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
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15.
下图为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I阶段
【小题2】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小题1】在I阶段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 D.工业规模大 |
A.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增多 | B.工业产品更新周期缩长 |
C.企业工人多,规模大 | 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提高 |
16.
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印刷能力已经超过美国东北部。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工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小题2】加拿大减少纸张出口的原因有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A.市场需求量小 | B.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
C.生产技术水平高 | D.靠近水源,用水方便 |
A.本国森林资源缺乏 | B.减轻本国环境污染 |
C.纸张成本加大,利润低 | D.受本国技术水平的限制 |
3.选择题- (共9题)
23.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lank#}1{#/blank#};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blank#}2{#/blank#} 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4.
《说虎》的作者是{#blank#}1{#/blank#},他是{#blank#}2{#/blank#}朝人,{#blank#}3{#/blank#}家{#blank#}4{#/blank#}家{#blank#}5{#/blank#}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