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M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三:M市气候资料
(1)描述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土层较1,2处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该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
(4)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规划并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表信息对其区位进行评价。
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M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三:M市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压(百帕) | 1021.7 | 1019.5 | 1015.7 | 1010.3 | 1006.2 | 1001.6 | 999.9 | 1001.2 | 1008.1 | 1014.7 | 1019.2 | 1020.6 |
气温(℃) | 4.3 | 5.6 | 9.5 | 15.8 | 20.7 | 24.3 | 28.4 | 27.9 | 23.4 | 18.3 | 12.4 | 6.8 |
降水量(毫米) | 73.2 | 84.2 | 138.2 | 126.6 | 146.6 | 231.1 | 159.4 | 155.8 | 145.3 | 87 | 60.1 | 47.1 |
(1)描述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土层较1,2处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该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
(4)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规划并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表信息对其区位进行评价。
2.
(28分)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而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是这次危机的中心和源头。
材料一 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有效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的差数。
单位:公顷/人
材料二

(1)说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分析美国西部这两个自然带分布狭窄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8分)
(2)纽约所在的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带是乳畜带,而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及周围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两地区农业的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3)比较中国和美国的生态赤字差异,试说明美国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简要评价。(8分)
材料一 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有效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的差数。
单位:公顷/人
国家名称 | 生态足迹 | 有效生态承载力 | 生态赤字 |
中国 | 1.5 | 0.7 | -0.8 |
巴西 | 3.1 | 6.7 | 3.6 |
澳大利亚 | 9.0 | 14.0 | 5.0 |
新西兰 | 7.6 | 20.4 | 12.8 |
日本 | 4.3 | 0.9 | -3.4 |
英国 | 5.2 | 1.7 | -3.5 |
美国 | 10.3 | 6.7 | -3.6 |
世界 | 2.2 | 1.8 | -0.4 |

(1)说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分析美国西部这两个自然带分布狭窄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8分)
(2)纽约所在的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带是乳畜带,而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及周围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两地区农业的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3)比较中国和美国的生态赤字差异,试说明美国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简要评价。(8分)
2.单选题- (共3题)
3.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 | B.降水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4.
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S为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弧AB表示昼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是:
【小题2】若AB表示2014年1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

【小题1】若弧AB表示昼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是:
A.8:30 | B.16:30 | C.18:00 | D.17:30 |
A.20`4年1月1日5时 | B.20`4年12月31日5时 |
C.20`4年1月2日5时 | D.2014年12月31日11时 |
5.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下列小题




甲—成都都江堰 乙—苏州园林 丙—拉萨布达拉宫 丁—长城
【小题1】下列选项中描述欣赏甲地景观的正确方法是:
【小题2】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成都都江堰 乙—苏州园林 丙—拉萨布达拉宫 丁—长城
【小题1】下列选项中描述欣赏甲地景观的正确方法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B.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D.一片孤城万仞山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
D.丁沿线以北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