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2.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2.单选题- (共5题)
3.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2】关于甲、乙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小题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
C.均受地形影响 |
D.均受气候影响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进行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发展畜牧业 |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
4.
积极开发低碳清洁的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

【小题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丰歉与海拔呈正相关 |
B.风能丰歉与纬度呈正相关 |
C.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
D.风能欠缺区的分布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
C.受台风影响 | D.受地形影响 |
5.
下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
【小题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各大洲沿海地区 | B.大气降水较多的地区 |
C.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 D.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
A.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 |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D.近年来该资源数量有减小趋势 |
6.

【小题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小题2】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小题3】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A.发展电力工业 | B.发展化学工业 |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 D.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
A.露天开采 | B.矿区道路的铺设 |
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
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
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
D.煤炭质量不高 |
7.
2012年3月19日至21日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累计影响从新疆到台湾21个省(区、市)。图甲是我国沙尘暴移动路径示意图,图乙是西北某省区部分地方沙尘浓度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2】乙图显示,离地面30米内 ( )。


【小题1】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沙尘主要来自北路和北偏东路的内蒙古高原,西路受高原阻挡没有造成影响 |
B.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多大风或强风天气 |
C.黑河流域调水,恢复湿地,会造成土地沙化、盐碱化等现象 |
D.沙尘暴发生时沙尘浓度主要与风力大小有关 |
A.自西向东沙尘浓度增大 |
B.自地面向高空沙尘浓度增大 |
C.兰州随高度增加,沙尘浓度减小 |
D.民勤同样沙尘浓度的高度多大于其他两地 |
3.选择题- (共7题)
8.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4 | 2 | 0 | -2 | -4 | -6 | -6 | -6 | -6 | -6 | -8 | |
状 态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 | 固 |
10.在学校游艺晚会上,小明表演的“巧测距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图,桌面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箱内有一支蜡烛A.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他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⑴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⑵移动蜡烛B,直到{#blank#}1{#/blank#};
⑶用刻度尺测出{#blank#}2{#/blank#}的距离,就等于A到MN的距离.
在测量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blank#}3{#/blank#} .
⑷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blank#}4{#/blank#}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