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

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l%,下第聂伯河只占19%。
材料三: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也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尤以俄罗斯游客最多。自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后,克里米亚和俄罗斯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8分)
(2)图示黑土分布区与我国黑土分布区相比,其相似的形成条件是 、
、 。其形成的不同气候类型分别是:图示地区 、我国东北 。(10分)
(3)简述克里米亚能大量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8分)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

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l%,下第聂伯河只占19%。
材料三: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也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尤以俄罗斯游客最多。自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后,克里米亚和俄罗斯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8分)
(2)图示黑土分布区与我国黑土分布区相比,其相似的形成条件是 、
、 。其形成的不同气候类型分别是:图示地区 、我国东北 。(10分)
(3)简述克里米亚能大量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8分)
2.
(3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 (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10分)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6分)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6分)
(4)简析浙江省“两头向外”的外向型竹产业的形成原因。(8分)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 (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10分)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6分)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6分)
(4)简析浙江省“两头向外”的外向型竹产业的形成原因。(8分)
2.选择题- (共4题)
3.单选题- (共3题)
7.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测干燥度是指( )
【小题2】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测干燥度是指( )
A.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比 |
B.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
C.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 |
D.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
A.甲处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 |
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
C.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 |
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
8.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小题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
B.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
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
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
A.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 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
C.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 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