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湘教版)高考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气候类型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878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气温在-14 ℃至-18 ℃之间,微风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气温低于-18 ℃或高于-14 ℃时,雪花微观结构发育状况变差。下图为我国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图。观察发现:图中甲地雪花最为精美,是我国最美雪花的观赏地;乙地雪花发育不充分;丙地雪花最大,多鹅毛大雪。


(1)分析甲地雪花最为精美的原因。
(2)说明制约乙地雪花发育的气象条件。
(3)说明丙地雪花大而不精美的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辐射强迫,是指由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如二氧化碳浓度或太阳辐射的变化等外部强迫引起的对流层顶垂直方向上的净辐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

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在21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
(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
(4)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3.
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 0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
C.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风带
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
【小题2】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
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4.
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5.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小题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
6.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根据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气温
C.降水D.河流
【小题2】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高控制
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
7.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N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
A.1 018 1 014B.1 018 1 016
C.1 016 1 014D.1 016 1 016
【小题2】对M所在半岛中部地区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  )
A.温和多雨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小题3】M、N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半岛、岛屿众多
D.污染物排放过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