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

图Ⅱ

图Ⅲ
(1)图Ⅰ表示的是 (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图Ⅱ中A、B、C、D四地,常年在图Ⅰ中⑥带控制下的是 ,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 ,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
(3)材料二中四图与图Ⅱ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 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4)分析C地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如图Ⅰ)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如图Ⅱ)。

图Ⅰ

图Ⅱ
材料二 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Ⅲ)。

图Ⅲ
(1)图Ⅰ表示的是 (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图Ⅱ中A、B、C、D四地,常年在图Ⅰ中⑥带控制下的是 ,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 ,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
(3)材料二中四图与图Ⅱ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 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4)分析C地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下图是2016年1月22日0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推测这些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异同。
(3)指出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并列举其带来的危害。

(1)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推测这些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异同。
(3)指出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并列举其带来的危害。
2.单选题- (共6题)
3.
【小题1】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
【小题2】该地可能( )
下图为某年某地逐月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 B.5月 | C.8月 | D.11月 |
A.光热充足,适宜种植棉花 |
B.发展绿洲农业 |
C.海域辽阔,珊瑚礁发育好 |
D.河流无结冰期 |
4.
【小题2】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季风环流 | D.热力环流 |
A.0点 | B.5点 | C.15点 | D.20点 |
6.
2016年11月1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6年11月18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及洗车指数。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此时( )
【小题2】该日,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出现近30℃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为预防冻害,华北地区农民为农作物覆盖塑料薄膜,其作用是( )

【小题1】此时( )
A.甲地强降雪,洗车指数高 | B.乙地气温低,适合穿棉衣 |
C.丙地风力弱,空气质量差 | D.丁地雨雪天,交通受影响 |
A.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
B.受强大的热带气旋控制 |
C.高大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 |
D.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
A.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B.降低了地面辐射的损失 |
C.降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D.增强对流层大气逆辐射 |
7.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
【小题2】根据气压带移动状况可知,此期间 ( )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8.
2016年11月30日,我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至大寒期间往往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关于此时段往往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节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弱 | B.②少 | C.③少 | D.④弱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