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1等值线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872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9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东北流向西南D.自西南流向东北
【小题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B.地形、洋流C.洋流、地形D.纬度、洋流
2.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水流最平缓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小题2】图示区域
A.P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B.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
C.Q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D.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
【小题3】根据上图
A.可以确定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B.可以确定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C.可以确定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无法确定河流的流向
3.

   下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某同学在岛上某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太阳在海天一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风力资源丰富,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下列地点,风力资源最弱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小题2】若右图反映“海日生残夜”的景观,则照片拍摄地最不可能在图示四地中的(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磕长头绕神山l圈至少需要1个月
B.多于冬季举行
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
D.需准备御寒衣物
【小题2】出发点塔尔钦与冈仁波齐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756米B.1981米
C.2256米D.2481米
【小题3】转山途中(  )
A.a~b段全部位于山麓冲积扇
B.c、f、g三地均能看到神山
C.e~f段坡度最大,行进困难
D.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
5.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读图(图中数值为相对值)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般距流域出口越远, 汇流时间长
B.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C.等流时线越密,说明流速越快
D.等流时线平直,说明地形坡度变化大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  )
A.图示流域内,a、b等流时线之间植被覆盖率最高
B.图示流域内,c、d等流时线之间地形最平坦
C.图示流域内,等流时线数值大小与流量无关
D.甲、乙、丙三河段,甲河段落差最大
6.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气温高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暖空气堆积D.迎风面冷空气堆积
【小题2】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
A.冬季 ①B.夏季 ①C.夏季 ②D.冬季 ②
7.

   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1600余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高山湖泊,其形成原因是(    )
A.火山口湖B.泥沙堆积C.构造陷落湖D.冰川侵蚀
【小题2】若将该图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推测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B.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C.湖泊水位深,水量大D.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

2.选择题(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李扬

    对于90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来说,今年是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年初,汇聚了先生一生学术精华的1700万字、35卷册的《瓜饭楼丛稿》付梓出版,皇皇巨著,厚重博雅;5月,规模宏大的“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诗文与书画共美,花卉与山水竞秀;十月,先生荣膺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这荣誉是表彰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此时此刻,家乡无锡为冯先生筹备了3年之久的“冯其庸学术馆”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12月9日,这个收藏着冯先生最为珍贵的手稿、书画、文物的学术馆将与世人见面。

    求道之路,腹有书诗气自馥。

    冯其庸先生出生在江苏无锡北乡前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的小学、中学,读读停停,靠的是一边种地,一边刻苦自学。其间,又经历了八年抗战,饱尝黍离之悲。“那时我的读书环境,就是种地,放羊,躲日本鬼子。”冯老回忆道。小学5年级失学后,在战乱的苦难中,他醉心于读书、写字和画画,在种地之余,沉醉其中。没钱买书,他东借西借,不论小说戏曲、唐诗宋词,或论、孟、左、史,只要能借到他就如饥似渴地读,“天天读到深夜,早晨下田地前也要读,从地里回来,泥腿没洗净就进屋看书”,冯先生忆道。如此3年自学下来,他竟读了许多书,有的甚至能背诵。“《浮生六记》对我后来写文章影响很深,它的文笔太漂亮了,还有晚明小品,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琅嬛文集》,史震林《西青笔记》《西青散记》《华阳散稿》,我的文章力求清通、潇洒,就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

    他忆起20岁那年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时,拜识了山水画家诸健秋,诸先生特许他入画室观其作画,还说“看就是学”。自此,冯其庸在诸先生画室观摩半年,由此略知山水画之门径。

    1946年春,他考入无锡国专。冯先生说,在无锡国专读书的三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遇许多名师指点,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朱东润讲《史记》、《杜诗》,刘诗荪讲《红楼梦》,冯振心讲授文字学等,这一切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多年后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广为人知,并受到***的称赞。

    潜心红学,平生可许是知音。

    “文革”时,冯其庸遭到批判,他钟爱的《红楼梦》也被抄家抄走了,还当作黄色书籍公开展览,他担忧这部巨著将遭致毁灭,于是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却使他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抄完之日,他掷笔徘徊,百感交集,吟成小诗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在对早期抄本的研究中,最令他兴奋的是他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出了它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这一确证也间接证明了己卯本留下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的款式,大大增加了己卯本《石头记》的珍贵性。

    随后,冯其庸先生在仔细研究庚辰本《石头记》时,又有了意外发现,这就是发现了庚辰本是照己卯本抄的。“庚辰本的行款等等都与己卯本一模一样,连己卯本的空行、衍文、错别字等,庚辰本都与之相同。在七十八回,还留下了一个避讳的‘祥’字,与己卯本的避讳一模一样。”冯先生语气中难掩这一发现带给他的兴奋。

    1977年6月,冯先生将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庚辰本》,在书中写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标准”。巧的是,这番话恰好是写在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一年,与中央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吻合。

    实证求真,看尽龟兹十万峰。

    冯其庸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历史文献典籍到、地下考古发掘文物到、地理实地考察到。“实地调查和读书一样重要。”冯其庸先生一有机会就到全国各地游历,自称这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大书”。

    自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间,冯先生以古稀之年陆续完成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 干大沙漠等壮举,实地踏看了玄奘取经在中国境内西行和东归的全部路线,拍了近万幅照片。

    冯先生曾说:“予少读玄奘法师传,遂仰之为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也。”这样的为学与为人理念,他一生坚持践行。从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玄奘精神在今天的复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