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
(2)图中a、b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________。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何处较合适?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
(2)图中a、b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________。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何处较合适?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和贺兰山自然带分布图。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据材料,分析贺兰山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3)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异同。
材料我国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和贺兰山自然带分布图。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据材料,分析贺兰山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3)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异同。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
材料二 伊拉克雨育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评价伊拉克雨育农业区农展的业发不利气候条件。
(3)据图分析伊拉克典型农业的分布特点。
材料一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
材料二 伊拉克雨育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评价伊拉克雨育农业区农展的业发不利气候条件。
(3)据图分析伊拉克典型农业的分布特点。
2.单选题- (共17题)
4.
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某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小题2】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小题3】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小题1】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A.21︒8'N,175︒12'E | B.42︒10'N,170︒22'W |
C.21︒8'S,175︒12'W | D.42︒10'S,170︒22'E |
A.1:00 | B.6:00 |
C.11:00 | D.20:00 |
A.1月 | B.2月 |
C.7月 | D.8月 |
5.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
【小题2】该板块边界

【小题1】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
A.向东北移动 | B.向西南移动 |
C.垂直隆升 | D.垂直下降 |
A.甲处形成裂谷 | B.乙处形成海岭 |
C.丙处岩石年龄较丁处老 | D.丁处地壳厚度较甲处大 |
6.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
【小题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小题3】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小题1】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
A.4 444 km | B.3 333 km | C.2 222 km | D.1 823 km |
A.一直向东 | B.先东北再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东南再东北 |
A.60°N,140°E | B.60°S,140°E | C.60°N,140°W | D.60°S,140°W |
7.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小题2】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

【小题1】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 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 |
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 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 |
8.
下图是某地一物体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北京时间9:20时影子最短,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定在
【小题2】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该时段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若北京时间9:20时影子最短,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定在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A.一定在北半球 | B.一定是昼短夜长 |
C.一定是昼长夜短 | D.可能昼夜等长 |
A.此时段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
B.此时段我国长江的水位较低 |
C.此时段在南极科考人员可看见美丽的极光 |
D.此时段华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
9.
下图是青海省东部河流解冻日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河流解冻日期的大致分布规律为
【小题2】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
【小题3】与上、下游比较,流经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不封冻,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示区域河流解冻日期的大致分布规律为
A.东西早,南北晚 | B.由东向西推迟 |
C.东西晚,南北早 | D.由南向北推迟 |
A.4月6日 | B.4月15日 | C.4月26日 | D.5月2日 |
A.落差大流速快 | B.城市废水的汇入 |
C.海拔低气温高 | D.冰川融水的汇入 |
10.
读某区域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北面的河流和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分别是
【小题2】图中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并没有选择在甲、乙之间,原因是
【小题3】若该地区位于(51°N,8.6°W)附近,关于图中两河流航运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北面的河流和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分别是
A.向东 向西 | B.向西 向东 |
C.向东 向东 | D.向西 向西 |
A.甲、乙之间距离较远 | B.甲、乙之间相对高度较大 |
C.甲、乙之间地形起伏较大 | D.甲、乙之间有难以逾越的河流 |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水量小,季节变化大 |
B.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有冰期 |
C.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
D.两河均是典型的内流河 |
11.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数九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认为冬至日后过了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结合这一说法,推断数九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民俗( )
【小题1】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
B.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持续扩大 |
C.衡水日出时刻逐日提前 |
D.衡水日出太阳方位保持不变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两广地区 |
12.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
【小题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小题1】左图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3.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危及到丁地附近海岛国家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7月份均多雨 | B.流经乙处的是本格拉寒流 |
C.丙位于大陆架上 | D.丁地石油资源丰富 |
A.火山、地震 | B.泥石流、滑坡 | C.海洋环境污染 | D.全球气候变暖 |
14.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小题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
B.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
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
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
A.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 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
C.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 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
15.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小题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河流流程较长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地势起伏大 ④地表破碎
【小题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冰雪融水丰富 | B.河流、沟谷众多 | C.岩石裸露 | D.坡度和缓 |
①河流流程较长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地势起伏大 ④地表破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水源缺乏 | B.土层浅薄 | C.人口稀少 | D.海拔较高 |
16.
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查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格地形刹面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B 处地貌为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B 处地貌为
A.断块山 | B.火山 | C.背斜山 | D.向斜山 |
A.B 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 B.D 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
17.
A. 向斜成谷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小题2】下面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中,最可能是由①至②(①在左、②在右)的是( )
A.
B. 
C.
D.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A. 向斜成谷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小题2】下面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中,最可能是由①至②(①在左、②在右)的是( )
A.


C.


18.
2010年8月,“中国丹霞”(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特征,往往构成重要的旅游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小题2】江郎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断层发育 ②流水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溶蚀作用

【小题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 B.流纹岩 | C.石灰岩 | D.红色砂岩 |
①断层发育 ②流水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溶蚀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9.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甲、丙两处地形成因与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A.![]() | B.![]() |
C.![]() | D.![]() |
A.甲处为背斜山 | B.丙处向斜成山 |
C.甲处向斜成谷 | D.丙处背斜成谷 |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 B.甲处河流向南流 |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
20.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小题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小题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 B.增加土层深度 |
C.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 D.增加耕地面积 |
A.土层较薄 | B.光照充足 | C.温度高 | D.降水多 |
A.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 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
C.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 D.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