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 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574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 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2.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此季节丙地相对于乙地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甲地所在半岛上有世界上非常古老的高原,地势低缓,平均海拔不足800米。简要分析该高原地势低缓的原因。
(3)甲地沿海有该国著名的盐场,试说出产盐量最多的月份,并说明原因。
(4)甲地所在国家的人口问题非常严重,指出其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2.单选题(共18题)

3.

   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2018年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两幅图可知,a 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B.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C.气温降低,风力变小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小题2】据图分析,这两日b 地持续雾霾天气。除了污染严重外,主要原因还有
A.风力小,湿度大B.风力大,气温高
C.气压高,气温低D.气温高,对流强
4.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的森林。读某大洲红树林分布和该大洲某岛等高线图(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大洲红树林东西两岸纬度分布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地形C.洋流D.大气环流
【小题2】该岛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5.
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在A处有20℃的l立方米空气,含有水汽l7克,如右图所示已达到饱和。当它上升到C处时有8克水汽析出,那么C处的海拔约为
A.l000米B.1333米C.1667米D.2000米
【小题2】若AC间的高度与IB的高度相同,但是AC间的温度变化小于IB间的变化,你认为原因是
A.坡度大小B.大气相对湿度高低
C.地面反射率大小D.AC位于向阳坡,IB位于阴坡
6.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左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此时控制①②③④地的气团正确的是(  )
A.①暖气团、②冷气团B.②冷气团、③暖气团
C.③暖气团、④冷气团D.①冷气团、④暖气团
【小题2】右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左图中③处最为接近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7.

   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

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1】该地位于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小题2】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8.

   下图为北京市2014年10月28日08时至11月2日0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上图可以看出(  )
A.气压越低,露点越高B.30日8时,北京气温高于5.7℃
C.气压白天高,夜间低D.水汽含量越高,露点温度越低
【小题2】冷空气影响北京的大致时间是(  )
A.30日8时B.31日8时C.1日8时D.2日8时
9.
读世界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及图中甲地月平均径流量、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洋流是
A.北半球的寒流B.南半球的暖流C.南半球的寒流D.北半球的暖流
【小题2】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湿地调蓄B.地势起伏小C.水位季节变化大D.蒸发旺盛
10.
图为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个湖泊入湖水量年际变化(最大量与最小量的比值差异)最大的是
A.洪泽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巢湖
【小题2】2014年夏季,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变成了草地,主要是因为
A.过度捕捞
B.围湖造田
C.泥沙淤积
D.降水较少
11.

   克里米亚为欧洲旅游圣地.冷洞是该地恰提尔达格山最大的洞穴,它像一座迷宫,洞内有池,池水清冷,因而称作“冷洞”。洞顶有众多石柱垂下,人行其中,如入水晶宫。雅尔塔海边峭壁上的燕子堡是克里米亚的象征.1927年雅尔塔发生大地震,堡顶的尖端掉入大海。乙图为地震的时距曲线(地震波随时间而传播距离差异)。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冷洞地质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   )
A.冷洞是因海水侵蚀而成B.可找到大量碳酸钙沉积物
C.与挪威峡湾的成因相同D.冷洞中的石柱是风蚀产物
【小题2】读上面两幅图,关于此次地震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与B地区相比,A地区逃生的时间更充裕些
B.P处船舶上的船员感觉是由地震波b引起的
C.造成燕子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震级大和处在震中地区
D.当距震中3000千米的地面有震感时,距震中2000千米的地面有摇晃的感觉
12.
下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藏北高原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甲乙丙丁与之代表植被的连线,正确的是
A.甲——常绿阔叶林B.乙——草原
C.丙——荒漠D.丁——草原
【小题2】该地区
A.从北向南,雪线高度逐渐降低
B.森林类型是针叶林
C.随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多
D.从北向南,植被垂直带谱越来越完整
13.
生物圈的结构特性具有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和温控性。下图表示生物净初级生产率与年降水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山北坡的生物量大于天山南坡的生物量
B.农用地的生物量大于森林地区的生物量
C.自沿海到内陆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
D.自赤道到两极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
14.
读我国某地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
A.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
C.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D.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B.大量种植针阔叶混交林,加快林业发展
C.修建小型水库,防治干旱灾害D.开发山区煤矿以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15.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
【小题2】2015-2025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导致(   )
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D.人才外流严重
16.
下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B.乙→甲→丁→丙
C.丁→甲→丙→乙D.丁→甲→乙→丙
【小题2】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最大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17.

   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读1960~2010年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妇女总生育率变化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分别代表
A.印度、韩国、日本B.日本、韩国、印度
C.韩国、印度、日本D.印度、日本、韩国
【小题2】20世纪70年代开始,导致我国女性总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生活富有B.医疗卫生改善
C.生育意愿降低D.计划生育政策
18.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段人口统计图(含预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最大和劳动人口最多的时间分别为 (   )
A.2040年左右、2026年左右B.2035年左右、2040年左右
C.2040年左右、2035年左右D.2035年左右、2020年左右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来二十年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未来我国人口大量外迁,人口老龄化严重
C.今后我国人口工作应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今后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引导人口合理迁移
19.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
【小题2】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20.

   下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下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  )
A.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B.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C.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D.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小题2】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 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B.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C.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D.海拔高峻,冰碛物壅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