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检测——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练习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5335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3

1.综合题(共8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行走在丹麦,你不时会与成片的白色风车相遇,在农庄、在海上,它们不仅是美妙的风景,更是丹麦能源与出口经济的命脉。2018年丹麦风能发电约占总发电量的40%以上,到2030年将彻底摆脱煤炭发电。丹麦是当今世界风电设备生产大国。长期以来,丹麦政府对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免征环境税,丹麦电力供应法也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优先并入电网,风能的变化带动电力市场价格的浮动。下图示意丹麦的位置。


(1)说出丹麦发展风能发电的有利条件。
(2)关于丹麦能源叙述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A、丹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石能源匮乏( )
B、丹麦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 )
C、丹麦有极昼极也想象,太阳能资源丰富   ( )
D、丹麦大牧场放牧业发达,所需能源资源量大   ( )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亮布”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传统手工布料,因闪闪发亮而得名,是苗族人眼中最高档的布料。当地人们采摘天然染料蓝靛草将布料染色,晾干后涂蛋清,用木槌反复捶打,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可以使布面长久保持光泽。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亮布”的制作工艺在苗家人生活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现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融水县亮布生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亮布生产作坊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交通线路分布图和亮布生产场景图。


(1)指出融水县最适宜生产亮布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说明亮布曾是当地苗族人眼中高档布料的原因。
(3)分析亮布在苗家山寨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的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地处欧亚大陆内部的天山山地冰川广泛发育,上万条面积大小不一的冰川为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下图为近50年来天山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面积的冰川的变化统计。


(1)据图,归纳天山冰川变化的总体特征。
(2)简析天山冰川出现退缩的气候背景。
(3)推测天山冰川消融导致原冰川覆盖区域气温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有人认为天山冰川退缩会增加当地河流的径流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赵述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面积0.22平方公里。200多位居民生活在岛上,缺水缺电一直是困扰岛上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以前靠轮船“送水”,后来用柴油机发电淡化海水,但仍未能很好解决岛上饮水问题。2017年,江苏某公司生产的世界首台“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成套设备”建成运转,可日产淡水100吨,供600人一天使用,达到了国家桶装饮用水的标准,结束了当地“淡水贵如金”的历史。该设备结合海岛特点,采用集装箱式模块化的运输和安装方式。下图为集装箱式微电网海水淡化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赵述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说明赵述岛引进风光储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技术的理由。
(3)简述该海水淡化设备能够实现稳定供电供水的原理。
(4)简述该海水淡化设备采用集装箱式运输和安装方式的优势。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川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大,流动速度快,冰川末端往往能延伸到高山森林带。大陆性冰川收入少支出也少,活动性弱,流动速度慢,冰川下限较高。

材料二   奎屯河(如图)是北疆重要河流,上游山区冰川广布,下游流经大型灌区和工业基地,最终注入艾比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流域冰川呈现缩减趋势。有学者担心冰川持续消融会给艾比湖畔的北疆铁路带来威胁。 某地理团队对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的水文响应展开研究,他们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作为研究依据,发现1987年以来奎屯河径流量波动上升。


材料三   下图为奎屯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折线图


(1)判断奎屯河上游的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还是大陆性冰川,并简述理由。
(2)根据奎屯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折线图,说明1987年以来奎屯河径流量呈增大趋势的原因。
(3)分析与其它水文站相比,研究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的优点。
(4)从短期和长期时间效应角度,推测冰川持续消融给艾比湖畔的北疆铁路带来威胁的变化。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车尔臣河流域荒漠广布,生态脆弱。1990-2010年,流域内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缩小,海拔1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海拔1300米以下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同期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危机日益凸显。下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


(1)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降水增加,推测在此背景下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原因。
(2)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原因。
(3)分析1990 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300米以下区域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的原因。
(4)为应对水危机,有学者建议向车尔臣河流域调水,试分析调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可能影响。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上海晶澳太阳能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2019年1月14日,西班牙安迅能能源公司在墨西哥索诺拉州西北部完成了一座405兆瓦光伏电站的建设,项目预计在5月并网。上海晶澳太阳能为该电站供货405兆瓦的高效光伏组件。电站由1.2228万块晶硅面板构成,光伏捕获面积达到了2.4平方公里。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约58.3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该项目位于索诺拉沙漠地区,对组件的高可靠性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晶澳优质的组件通过了多项环境测试,在极端的环境下仍表现优异,能够为提升发电量提供有力保障。下图为墨西哥示意图和光伏电站图片。


(1)分析墨西哥索诺拉西北部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2)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推测上海晶澳太阳能组件的性能。
(3)说明与火电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4)简析该光伏项目对中墨两国发展的意义。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兰哈达火山群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距今1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年轻的火山锥体,同时也造就一系列堰塞湖,湖的附近植被茂盛,是维系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天然火山喷出岩因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废气、废水、废渣排放,被称为“绿色工业建筑材料”。2018年8月,当地政府停止了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内的一切人类经济活动。图甲为乌兰哈达火山群位置示意图,图乙为该火山群内某火山锥体景观图。


(1)从资源角度说明火山活动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分析图示火山锥体岩石被大量开采的原因。
(3)推测当地政府停止地质公园内人类经济活动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9.

   2019年4月28日,印度尼西亚发表声明,表示现任总统佐科已经同意迁都,要将首都从拥挤不堪的雅加达迁出,另寻新址。而迁都团队已经走访了众多候选城市,很有可能把首都选在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帕朗卡拉亚。


【小题1】农业社会时期,爪哇岛上人口聚集的原因是
A.河流众多
B.土壤的肥力高
C.交通便利
D.气候适宜
【小题2】印度尼西亚计划迁都的原因是
①减少现有首都地址受到火山喷发的威胁
②减少现有首都地址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
③分散雅加达的非首都职能
④有利于印尼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迁都后对帕朗卡拉亚的影响有
A.有利于缓解住房紧张问题B.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C.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D.基础设施的完善
10.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
A.黑、吉B.新、湘C.豫、晋D.冀、赣
【小题2】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小题3】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
A.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11.

   2018年7月31日11时,新疆哈密地区气象部门发布极端天气消息,局部地区降水多达114.5mm,是哈密三年平均降水量的总和。这场暴雨实际上就是“春风吹过玉门关”引发的季风主雨带形成的暴雨。下图为2018年7月31日气象卫星云图(图中灰白区域为高空云层覆盖区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哈密地区气象部门发布暴雨信息,该日
A.叶尼塞河正值春汛期B.中山站日出东南方
C.旧金山所处季节高温多雨D.哈密昼长大于夜长
【小题2】此次暴雨可能导致局部地区
A.暴发寒潮B.岩浆喷发
C.诱发泥石流D.地震活跃
【小题3】影响图示虚线区域的大气环流最可能是
A.副热带高压B.盛行西风
C.副极地低压D.东北信风
12.

   随着地球上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化石燃料后遗症的不断凸现,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太阳能资源的开发。“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可以实时跟踪太阳,通过水平和竖直旋转集热板,确保太阳光线总是垂直照射其表面,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下图为“追日型”太阳能集热板图片。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
A.纬度越低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C.纬度越低的城市,竖直旋转角度越大D.纬度越高的城市,竖直旋转角度越大
【小题2】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   )
A.极地上空B.中纬度上空
C.副热带上空D.赤道上空
13.

   冰川是西北干旱地区河流补给的重要来源,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内陆河冰川面积有明显变化并对流域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 1989-2013 年间祁连山区苏干湖流域冰川面积-气温、降水变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期间冰川面积呈持续缩减的趋势
B.冰川面积与冰川覆盖区 7-8 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呈明显的正相关
C.冰川面积与冰川覆盖区降水量变化趋势呈明显的正相关
D.冰川覆盖区气温变化是是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小题2】苏干湖水源主要来附近山区的冰川融水和雨水,有资料表明1989-2000年间的苏干湖面积由从86km2 增加到105km2。导致湖泊面积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气温较低,蒸发较弱,降水量多于蒸发量
B.气温快速回升,冰川融化加速,融水补给增加
C.流域内降水增加
D.冰川融水增加和降水的增多双因子的叠加
14.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泰顺廊桥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现存廊桥的修建年代多为清代。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K伐木区与丁处的最小相对高度为(  )
A.55米B.67米C.82米D.124米
【小题2】廊桥所用木材采伐和晾干的季节分别为(  )
A.夏季、冬季B.夏季、秋季C.春季、夏季D.冬季、春季
【小题3】推断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为(  )
①连续强降水  ②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  ③丙冲沟影响  ④地处断层附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⑨
15.

   有学者通过对西北地区21个代表站点月平均气温扣降水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近50年西北干旱区的气候演变规律,提出了西北气候由暖干型开始向暖湿型转变的观点。下表示意依据气温及降水统计数据得出的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距平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北地区增温趋势明显的两个季节是
A.春、秋季B.秋、冬季C.夏、秋季D.春、冬季
【小题2】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时期及该时期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A.1980-2000年 春季B.1990-2000年春季
C.1980-2000年夏季D.19902000年夏季
【小题3】下列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趋势影响描述,不可信的是
A.冬小麦返青提早、抽穗期提前、成熟期提前
B.加剧病虫害的流行
C.冬季降水量增多,对土壤保墒和作物越冬有利
D.冬季气温升高,牧区雪灾减少,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16.

   抽水蓄能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利用上、下库落差进行水能发电。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期,上库放水发电;在负荷低谷期,用富余的电能将下库的水抽回上库蓄积,以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平衡电力供需。直接将海洋作为下库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一种新类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7年国家能源局完成了沿海地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资源普查,普查范围排除河北、天津、上海三省市。其主要原因是这三省市
A.地形平坦,缺乏上库建设条件B.降水稀少,抽蓄备用水量不足
C.电力充足,无需修建蓄能电站D.地价昂贵,修建场地空间有限
【小题2】与河水抽水蓄能电站相比,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缺点是
A.建设水库的费用高B.抽水量受季节限制
C.电力调峰能力较低D.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小题3】除建抽水蓄能电站外,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的措施有
A.提高风电比例B.降低火电比例
C.限制工业的发展D.扩大峰谷电价差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