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西濒太平洋,东依美国大陆,是美国人口最多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州。全州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南北差距悬殊。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多年来,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规律,一般夏季前往加州内陆居住,冬季返回沿海生活。加州是美国森林火灾最严重的州,给加州的社会经济和每年老年人往返于沿海和内陆居住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017年夏天,加州遭遇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上千万棵树木枯死,10月8日加州北部发生了自1990年以来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森林火灾。下图为2017年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

(1)简述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理由。
(3)推测2017年加州北部森林火灾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主要原因。
(4)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西濒太平洋,东依美国大陆,是美国人口最多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州。全州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南北差距悬殊。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多年来,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规律,一般夏季前往加州内陆居住,冬季返回沿海生活。加州是美国森林火灾最严重的州,给加州的社会经济和每年老年人往返于沿海和内陆居住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017年夏天,加州遭遇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上千万棵树木枯死,10月8日加州北部发生了自1990年以来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森林火灾。下图为2017年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

(1)简述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理由。
(3)推测2017年加州北部森林火灾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主要原因。
(4)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仁怀市地质历史上地势较低,如今紫红色砾岩等沉积岩广布,且出露地表。土壤渗水性很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土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 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形成清冽泉水。
茅台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因其神秘的国酒文化(酱 香文化),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早在 200 年前,山西盐商到贵州省经商,因黔 晋相距 9000 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用当地的水和优质玉米、大麦,采取汾酒的 酿制办法造酒。到 1840 年,茅台地域白酒的产量已达 170 余吨。为赢得消费者信任, 夺取市场份额,打造“酒都仁怀”名片,遵义市建立了“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 下图为贵州省仁怀市位置示意图。

(1)描述仁怀市紫红色砾岩广布且出露于地表的形成过程。
(2)试解释茅台镇地区玉米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贵州茅台镇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4)打造“酒都仁怀”名片,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应如何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贵州省仁怀市地质历史上地势较低,如今紫红色砾岩等沉积岩广布,且出露地表。土壤渗水性很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土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 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形成清冽泉水。
茅台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因其神秘的国酒文化(酱 香文化),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早在 200 年前,山西盐商到贵州省经商,因黔 晋相距 9000 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用当地的水和优质玉米、大麦,采取汾酒的 酿制办法造酒。到 1840 年,茅台地域白酒的产量已达 170 余吨。为赢得消费者信任, 夺取市场份额,打造“酒都仁怀”名片,遵义市建立了“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 下图为贵州省仁怀市位置示意图。

(1)描述仁怀市紫红色砾岩广布且出露于地表的形成过程。
(2)试解释茅台镇地区玉米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贵州茅台镇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4)打造“酒都仁怀”名片,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应如何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14题)
3.

【小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小题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冬季风 | B.盛行西风 |
C.夏季风 | D.东北信风 |
A.持续除草 | B.从外地运沙 |
C.修筑防浪堤 | D.植树种草 |
4.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小题2】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小题1】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大气吸收强 | B.大气逆辐射弱 | C.大气反射强 | D.地面反射减弱 |
5.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 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2018 年立秋时间为 8 月 7 日21 点 30 分左右,属于晚立秋,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A.江淮准静止锋 | B.西北季风 |
C.副热带高气压 | D.东南季风 |
6.

【小题1】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小题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7.
【小题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土地沙漠化 | B.土壤盐碱化 | C.水土流失 | D.地面沉降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8.

【小题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
C. 夏季风 D. 人类活动
【小题2】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 “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 “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
C. 夏季风 D. 人类活动
【小题2】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 “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 “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9.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小题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10.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小题2】如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①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④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小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380米 | B.400米 |
C.590米 | D.620米 |
①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④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1.
【小题2】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②①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④③①② |
D.④①③② |
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
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 |
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 |
12.
南美洲国家智利北部有一个渔村,过去生活用水需由外来的水车供应。当地人利用此 地多雾(雾日达 300 天)的特殊气候环境,在附近山区以木桩架设 50 平方米大小的网, 网上的细孔可拦沾雾滴,雾水沿网而下,由塑胶管集水供应山下居 民。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渔村沿岸的海水等温线或等温面画法正确的是

【小题2】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小题1】该渔村沿岸的海水等温线或等温面画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A.高山泉水 | B.冰雪融水 | C.海边雾气 | D.大气降水 |
13.
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小题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 B.30°N | C.35°N | D.45°N |
A.海拔高度 | B.水分状况 | C.热量差异 | D.土壤差异 |
14.
读我国某山脉 1959----2009 年近 50 年来各年 1 月平均气温变化示意图,回 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 50 年来该山脉 1 月气温变化趋势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2】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近 50 年来该山脉 1 月气温变化趋势的正确叙述是
A.1959----2009 年温度逐年升高 |
B.南坡变化幅度大于北坡 |
C.南坡呈上升趋势,北坡呈下降趋势 |
D.1959~2009 年南坡和北坡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
A.北坡蒸发量减小,南坡蒸发量增大 |
B.垂直自然带谱发生显著变化 |
C.经过该山脉的 0℃等温线海拔高度升高 |
D.南坡林线升高,北坡林线下降 |
15.
为遏制单位 GDP 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现象,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节能 风暴,由此引爆节能市场无限商机。据专家测算,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所蕴涵的 节能商机将近 3 万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能源的消耗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④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小题2】当前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地区上不平衡
②人均能源占有量低
③能源利用率高,单位产值能耗高
④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
【小题1】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能源的消耗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④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地区上不平衡
②人均能源占有量低
③能源利用率高,单位产值能耗高
④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6.
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17~18。

【小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2】(小题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小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土壤盐碱化 | C.地面下沉 | D.水土流失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
C.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3.选择题- (共4题)
17.据报道,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如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实验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轴突中已除去突触小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