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测试题 第33讲 选修6 环境保护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434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3

1.综合题(共7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使用无人机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铁山港进行了空中拍摄,发现当地矿坑一个挨着一个,每个矿坑的面积都有几个足球场大,有的裸露着岩石,有的则灌满了蓝色的海水,其中一个矿坑靠近海岸,而不远处就是大片的红树林。
请说明海岸线上的矿坑群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桉树是常绿高大乔木,可长至100~1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桉树原产自澳大利亚,需水肥量大,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强。中国引种桉树可追溯至公元1890年。因为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桉树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种植。中国桉树林的种植面积位列世界第三,广西的速生桉面积则占全国一半,解决了广西80%以上、全国20%以上的木材需求。
评价广西大规模种植桉树对环境的影响。
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和马斯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河汊交错。为抵御风暴潮灾害,荷兰人在河汊处建设多道防潮闸坝。

简述这些闸坝对闸内水环境的影响。
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某段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风向频率。

概述该段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6.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7.
(题文)(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