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稀土素有“新材料之母”的美誉。该矿系矿体覆盖浅,稀土元素呈离子状态吸附在高岭土等粘土矿物上;不溶于水或乙醇,在强电解质(如NaCl, NH4Cl等)溶液中能发生离子交换并进入溶液。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江西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开采离子型稀土矿。生产主要采用堆浸和原地浸矿技术生产。矿床成面状分布,采矿时要剥离表层土壤。

请说明江西省稀土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及对策。
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
(2)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4)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穿越大半个亚洲去买一只马桶盖”的热议还在持续发酵——2015年春节期间,“马桶盖”火了,原因是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但据国内媒体披露,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由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生产,而且该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而且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在国内也早有销售,令质疑国内制造企业能力的民众大跌眼镜。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韩国等经济技术较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改革调整,开始将中国的部分生产企业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和生产,形成“制造业回归复兴”的现象,如浙江省的某日本高精度机床生产企业最近撤资迁回到了日本九州岛。

(1)试分析日本企业选择在我国东部杭州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再返销日本的原因。
(2)从中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这一现象的实质出发,思考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3)据材料二简析日本部分企业回归本土的原因。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工堰市(图),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江堰景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距青城山景区约20公里。2017年都江堰市提出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

简述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优势。
2.单选题- (共5题)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太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分别是
A.1200米左右,700~900米 | B.1300米左右,1800—2200米 |
C.2000米,700~900米 | D.2200米,1800—2200米 |
A.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 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
C.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 D.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是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 D.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 |

【小题1】推断L市投放黑色塑料球的季节及原因
A.春季 受陆地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 |
B.夏季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 |
C.秋季 受西风影响,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 |
D.冬季 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水库泥沙含量多 |
A.水库中藻类的数量减少 | B.水库水质显著上升 |
C.水库地区的水循环活跃 | D.水库水温明显下降 |

【小题1】【小题2】与传统光伏发电站相比,该光伏高速( )
A.发电效率高 | B.功能多样化 |
C.完全不占土地 | D.受天气影响小 |
A.成本高 | B.技术难度大 |
C.市场需求小 | D.交通不安全 |

【小题1】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
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
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性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 |
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 |
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 |
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 |
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