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环境保护】下图是“某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A处沙尘天气强烈的自然原因?西北荒漠化会给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带来沙源,为减少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沙尘天气,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刻不容缓,请给出防治措施。

说明图中A处沙尘天气强烈的自然原因?西北荒漠化会给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带来沙源,为减少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沙尘天气,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刻不容缓,请给出防治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西三角经济圈是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

(1)西三角经济圈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阶梯。
(2)结合材料,西三角经济圈相对长三角经济圈,其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和_______资源丰富。
(3)西安和成都、重庆之间有我国南北重要分界线_______山脉,我国______月℃等温线经过该山脉。
(4)西三角经济圈所在区域包括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结合材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西三角经济圈是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

(1)西三角经济圈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阶梯。
(2)结合材料,西三角经济圈相对长三角经济圈,其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和_______资源丰富。
(3)西安和成都、重庆之间有我国南北重要分界线_______山脉,我国______月℃等温线经过该山脉。
(4)西三角经济圈所在区域包括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结合材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
3.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该国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西南部降水最多,东北部次之,西北部和东南部最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 283~3 321毫米不等。该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红茶。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

(1)简述该国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并分析东北部降水多于西北部和东南部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国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国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该国国内有人提议在图中Q处修建跨海大桥连接P国,你的意见如何?说明理由。
(4)试分析Q处海水流向及其形成原因。
该国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西南部降水最多,东北部次之,西北部和东南部最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 283~3 321毫米不等。该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红茶。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

(1)简述该国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并分析东北部降水多于西北部和东南部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国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国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该国国内有人提议在图中Q处修建跨海大桥连接P国,你的意见如何?说明理由。
(4)试分析Q处海水流向及其形成原因。
2.单选题- (共6题)
4.
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小题3】【小题4】图示地区( )

【小题1】【小题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499 m | B.2 635 m | C.3 299 m | D.1 122 m |
A.可能位于我国江南的低山丘陵地区 |
B.如果发育有大河,干流大致流向东北 |
C.是一个盆地,可以建成水库 |
D.A处发育有小河流,大致向北流 |
5.
下图为四种天气系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夏季多暴雨,是受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台风影响,其形成与图中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小题1】我国北方夏季多暴雨,是受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林线是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度大 | B.纬度低,气温高 |
C.来自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 | D.高原地形阻挡来自北部的寒冷气流 |
A.河流与盛行风向 | B.降水与土壤类型 |
C.地势与山脉走向 | D.气温与纬度位置 |
7.
读“某城市发展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位,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B处由于距离火车站比较远,不具有发展成中心商务区的优势
B. 该城主体没有向河西方向发展,是由于桥梁建设的投资太大
C. 按中心地理论说法,A处靠近铁路,服务范围比C、D处大,等级高
D. 火车线路的改变是为了不妨碍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发展
【小题2】服装厂搬迁主要是由于( )

【小题1】据图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位,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B处由于距离火车站比较远,不具有发展成中心商务区的优势
B. 该城主体没有向河西方向发展,是由于桥梁建设的投资太大
C. 按中心地理论说法,A处靠近铁路,服务范围比C、D处大,等级高
D. 火车线路的改变是为了不妨碍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发展
【小题2】服装厂搬迁主要是由于( )
A.火车站搬迁造成交通不便,原材料运输成本过高 |
B.由于服装厂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影响城市风貌 |
C.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价偏高是其主要原因 |
D.政府出于环境保护压力,外迁了所有工业企业 |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 |
B.结构调整经历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转变 |
C.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 |
D.由简单的原料加工等低级形态向高科技产业等高级形态发展 |
A.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扩大了区域间经济差异 |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