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却生机勃勃,这里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地下水资源也十分充足,当地还蕴藏着丰害的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许多牧民策居于此。近年来当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吸引了江、浙、沪众多重化工企业在此落户,这些企业一边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生产,一边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

(1)分析图中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对当地水体的不利影响。
(2)生态专家认为“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请分析原因。
(3)为了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是否应该承接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却生机勃勃,这里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地下水资源也十分充足,当地还蕴藏着丰害的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许多牧民策居于此。近年来当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吸引了江、浙、沪众多重化工企业在此落户,这些企业一边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生产,一边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

(1)分析图中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对当地水体的不利影响。
(2)生态专家认为“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请分析原因。
(3)为了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是否应该承接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左下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请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对该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作出解释。
(3)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并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原因。
(4)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左下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请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对该区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作出解释。
(3)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并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原因。
(4)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2.单选题- (共6题)
3.
【小题2】图中甲地降水特点的成因是( )
读我国局部区域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A.东部少,西部多 | B.中间多,南北少 |
C.2~4月少,5~7月多 | D.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 |
A.受台风的影响 |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
C.锋面雨带的南移 | D.夏季风势力较弱 |
4.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小题2】图中①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3】图中②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小题1】图中①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扇 | B.河口三角洲 |
C.喀斯特地貌 | D.沙丘 |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
C.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 |
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
A.甘蔗、柑橘 | B.甜菜、柑橘 |
C.花生、苹果 | D.棉花、茶树 |
5.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某大陆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
【小题2】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
A.东南部 | B.西北部 | C.东北部 | D.中东部 |
A.影响图甲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
B.影响图乙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 |
C.一般情况下图甲所示月份h地农作物受寒潮影响最严重 |
D.图乙所示月份h地可能出现伏旱天气 |
6.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下图3为“邢台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海拔约为
【小题2】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

【小题1】图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海拔约为
A.2000m | B.1500m | C.1000m | D.500m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
C.海拔升高,降水先增加后降低 | D.海拔升高,降水先降低后增加 |
7.
2014年12月26日,西北地区首列高速铁路一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这是中国首条穿越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的高速铁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兰新高铁相比,建国初期修建的兰新铁路最终未能通过西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不属于兰新高铁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与兰新高铁相比,建国初期修建的兰新铁路最终未能通过西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资源 | D.科技 |
A.优化西北省区之间的交流环境 | B.拓宽沿线省区天然气运输通道 |
C.促进沿线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 | D.大大提高出疆通道的运输能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