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千米,为黄河和长江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材料三左图为若尔盖湿地周边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图16简述该地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3分)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千米,为黄河和长江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材料三左图为若尔盖湿地周边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图16简述该地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3分)
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 :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 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 (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 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 :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 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 (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 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
3.
读世界某地区略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
(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
(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2.选择题- (共3题)
4.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同.比赛结束后,发现参赛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
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5.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同.比赛结束后,发现参赛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
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6.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同.比赛结束后,发现参赛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
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3.单选题- (共5题)
7.
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小题2】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小题1】左图中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 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 |
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 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路径飞行,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小题2】一架飞机从B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从B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坐标是
A. (40°N,0°) B. (50°N,0°)
C. (40°N,180°) D. (50°N,180°)

【小题1】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路径飞行,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小题2】一架飞机从B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从B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坐标是
A. (40°N,0°) B. (50°N,0°)
C. (40°N,180°) D. (50°N,180°)
9.
下图是某观测者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
【小题2】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
【小题3】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小题1】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东北、西北 | B.东南、西南 |
C.东、西 | D.东北、西南 |
A.20°N | B.40°N |
C.20°S | D.40°S |
10.

【小题1】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
【小题2】此时,B点位于( )
【小题3】该日,下列城市日落最晚的是( )
下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
A.4时 | B.8时 |
C.16时 | D.20时 |
A.晨线,昼长16小时 | B.昏线,昼长16小时 |
C.昏线,夜长16小时 | D.晨线,夜长16小时 |
A.哈尔滨 | B.北京 |
C.上海 | D.广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