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7分)

(1)概述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特点。(3分)
(2)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却是我国年均温较低的地区,分析其原因。(7分)
(3)说明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7分)

(1)概述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特点。(3分)
(2)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却是我国年均温较低的地区,分析其原因。(7分)
(3)说明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7分)
2.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此时图中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5°。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
(2)此时甲地地方时是 点,北京时间是 点,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 区到东12区。
(3)该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该日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若极地附近的极昼范围扩大,则上海昼夜长短的变化为 。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甲地的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一轮圆月。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
(2)此时甲地地方时是 点,北京时间是 点,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 区到东12区。
(3)该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该日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若极地附近的极昼范围扩大,则上海昼夜长短的变化为 。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甲地的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一轮圆月。
3.
阅读下列关于非洲及其周围7月气压及盛行风分布图,回答问题

注:热带辐合带是指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1)分析图1中,南半球等压线比北半球等压线平直的原因。
(2)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图2中M、N两处盛行风的风向及性质差异,说明N处盛行风的成因。

注:热带辐合带是指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1)分析图1中,南半球等压线比北半球等压线平直的原因。
(2)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图2中M、N两处盛行风的风向及性质差异,说明N处盛行风的成因。
4.
阅读下列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牧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1)简述新西兰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推断该国南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说明成因。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4)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分布着汤加-克马德克海沟,分析这一海沟形成原因。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牧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1)简述新西兰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推断该国南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说明成因。
(3)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4)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分布着汤加-克马德克海沟,分析这一海沟形成原因。
5.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3)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分析其原因。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3)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7.
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 10km, 造成空气普遍浑浊。近年来霾天气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出现。
【小题1】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南方多于北方 ②东部多于西部
③城市多于农村 ④冬季多于秋季
【小题2】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南方多于北方 ②东部多于西部
③城市多于农村 ④冬季多于秋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B.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C.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 |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8.
某地位于24°N、32.8°E,一条大河流经,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小题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地所在文化圈的叙述中,正确是
【小题3】下列关于流经该地河流及其流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B.热带沙漠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A.狂欢节是当地的文化特色 | 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
C.常见圆顶尖塔的清真寺 | D.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 |
A.河流清澈,含沙量较小 | B.全年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
C.沿岸多种植棉花 | D.一年中有凌汛现象发生 |
9.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读地貌形态。

【小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
【小题2】在等高距为50米的等高线图上,五条等高线重叠的一处断崖,其相对高度的可能范围是

【小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大于200米,小于300米 | B.大于250米,小于350米 |
C.大于200米,小于250米 | D.大于250米,小于300米 |
10.
读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2】若该示意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小题3】若图示为某大洋的洋流分布示意图,则该大洋可能是

【小题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甲乙丁 | D.丁甲乙丙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中高纬南印度洋海区 | B.中低纬南大西洋海区 |
C.中高纬北大西洋海区 | D.中低纬北太平洋海区 |
11.
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小题1】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小题2】花岗岩、石灰岩和页岩分别属于
【小题3】我国新疆地区最常见的地貌是
【小题1】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
D.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 B.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C.岩浆岩、沉积岩和沉积岩 | D.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
A.流水地貌 | B.黄土地貌 | C.喀斯特地貌 | D.风成地貌 |
12.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小题1】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小题2】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小题3】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直接明显减弱
【小题1】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 |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
D.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
A.大气逆辐射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
13.
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岁~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总抚养比有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
B.总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完全呈负相关关系 |
C.2008年甲省的少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2008年甲省的劳动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A.老龄化趋势明显 | B.劳动力人口数减少 |
C.人口出生率下降 |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
14.
内蒙古自然环境独特,逐步形成独具发展优势的产业。

【小题1】河套平原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小题2】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水资源丰富 ③铁矿资源丰富 ④煤矿资源丰富
【小题3】下列可能成为内蒙古支柱产业的是
【小题4】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内蒙古所在地域文化区的是

【小题1】河套平原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水资源丰富 ③铁矿资源丰富 ④煤矿资源丰富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采矿业、纺织业 | B.纺织业、家电制造业 |
C.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工业 | D.家电制造业、钢铁工业 |
A.那达慕 | B.秦腔 | C.阿以旺 | D.信天游 |
15.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

【小题1】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①郊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②市区的服务业进一步集聚
③郊区的服务业向市中心迁移
④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小题2】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①郊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②市区的服务业进一步集聚
③郊区的服务业向市中心迁移
④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劳动力 | B.技术 | C.地价 | D.环境 |
3.选择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