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152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6/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l000mm等年降水量线所围区域内降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A地降水最多的成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条件。
(3)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 是“生物物种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2.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木薯(下图)最适于在年平均温度27℃左右,日平均温差6~7℃,年降雨量1000~2000 mm且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木薯一直是尼日利亚重要的传统农产品,近年来丹麦、美国等来该国建立了许多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等,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尼日利亚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薯生产国。

材料二尼日利亚示意图、该国城市明纳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目前尼日利亚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解释明纳气温最热月份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尼日利亚木薯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条件。(6分)
(3)分析丹麦、美国对尼日利亚投资加大,使其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的影响。(6分)
(4)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尼日利亚荒漠化空间扩展的方向。(6分)

2.单选题(共3题)

3.

   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亚马孙平原B.东非高原
C.江南丘陵D.西西伯利亚平原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4.
人口总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一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4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5—2014年
A.人口净迁移率浙江高于江苏B.人口总迁移率安徽大于天津
C.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D.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小题2】2005—2014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C.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5.
下面左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功能区与其主导因素的搭配,最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B.乙—历史因素
C.丙—文化因素D.丁—经济因素
【小题2】该地铁站位于城市的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文化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