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水湖,因盛产湟鱼和湖中岛栖息着各种水鸟而闻名于世,由于气侯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有108条入湖河流,目前锐减至不足10条,环境交化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在2004年将湟鱼列为濒危物种。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彩虹山地貌景观近年来才被人们发现的原因。
(2)指出彩虹山的地质构造,并推断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判断登山队员拍照时当地的大致时刻,并说明理由。
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图b)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历经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后开始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千米后到达海拔5 050米的彩虹山(图a),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觉,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

(1)简述彩虹山地貌景观近年来才被人们发现的原因。
(2)指出彩虹山的地质构造,并推断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判断登山队员拍照时当地的大致时刻,并说明理由。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材料二 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2)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3)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4)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材料二 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2)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3)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4)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
4.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去年,一张列车穿过花海的照片(见下图)让S2线(北京市内直达八达岭长城的城郊铁路)青龙桥到东园站间的近10公里的“居庸叠翠”名声大噪。白色的列车穿行于一簇簇粉花之间,美不胜收,被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这段山间铁路线也成了游客的“徒步路线”。今年,众多游人慕名而来,但由于个别游客不惜穿越铁路围栏横跨铁道,几乎逼停列车。还有人在山里抽烟且不听劝阻,防火意识淡薄。前日,居庸关附近山林暂时封闭。(2016年3月29日中国新闻网)

为了使“开往春天的列车”畅通无阻,同时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你为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去年,一张列车穿过花海的照片(见下图)让S2线(北京市内直达八达岭长城的城郊铁路)青龙桥到东园站间的近10公里的“居庸叠翠”名声大噪。白色的列车穿行于一簇簇粉花之间,美不胜收,被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这段山间铁路线也成了游客的“徒步路线”。今年,众多游人慕名而来,但由于个别游客不惜穿越铁路围栏横跨铁道,几乎逼停列车。还有人在山里抽烟且不听劝阻,防火意识淡薄。前日,居庸关附近山林暂时封闭。(2016年3月29日中国新闻网)

为了使“开往春天的列车”畅通无阻,同时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你为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单选题- (共4题)
5.
移动能源是能源利用方式的一场革命,就是用薄膜发电——薄膜发电可以理解为“人造叶绿素”,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薄膜电池像“纸”一样可弯曲、可折叠和可携带,随时随地提供能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其他能源相比,移动能源突出的优势是
【小题2】移动能源的应用,最适宜的地区是
【小题1】与其他能源相比,移动能源突出的优势是
A.全天候发电 | B.灵活易携带 | C.清洁无污染 | D.生产成本低 |
A.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 B.工业密集地区 |
C.广阔的畜牧业地区 | D.森林茂密地区 |
6.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如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水库消落带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小题3】下列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水库消落带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周期性蓄洪或泄洪所导致 | B.流域内植物破坏导致 |
C.气候变暖、库区蒸发加剧导致 | D.周边地区过度开垦,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导致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加强对消落带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 | B.大力建设植被生态工程 |
C.鼓励库区两岸农村在出露期耕种 | D.建立预防预警监测系统 |
7.
【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小题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 B.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
C.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 D.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8.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成高铁穿越了
【小题2】西成高速铁路线通车,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小题3】2018年春节期间,某游客从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传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小题1】西成高铁穿越了
A.地势第二、第三阶梯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
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
A.推动了成都附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 B.带动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
C.促进区域间物资调配和经济协同发展 | D.利于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
A.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百姓偏麻辣 | B.南段看民间皮影,北段赏变脸艺术 |
C.南段有棉纺布艺,北段多丝织锦绣 | D.南段多为尖顶屋,北段可见半坡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