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壳比较稳定。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岛混合农业和园艺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苹果之州”。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其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材料三: 左图为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塔斯马尼亚岛河流分布图

(1)分析影响该岛成为澳大利亚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2)比较乔治镇与霍巴特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A、B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指出B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原因。
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壳比较稳定。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岛混合农业和园艺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苹果之州”。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其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材料三: 左图为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塔斯马尼亚岛河流分布图

(1)分析影响该岛成为澳大利亚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2)比较乔治镇与霍巴特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A、B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指出B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原因。
2.单选题- (共12题)
2.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通常用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值)表示,Cv值越大,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越大。下图为中国年径流量变差系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小题2】图中P、Q两地径流年际变化均较小,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小题1】我国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A.季风区大于非季风区 | B.东部大于西部 |
C.干旱区大于湿润区 | D.北方大于南方 |
A.P地受季风影响小,降水变率小; Q地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小 |
B.P地受季风影响小,降水变率小; Q地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 |
C.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Q地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小 |
D.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Q地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 |
3.

【小题1】该月为( )
【小题2】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月为(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沿岸寒流降温 | B.地势高、气压低 |
C.南北气流辐合 | D.阳坡受热增温 |
4.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地理要素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可能是
【小题2】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小题1】图示区域可能是
A.南半球的山脊 | B.北半球的陡崖 |
C.南半球的高原 | D.北半球的山谷 |
A.2℃ | B.3℃ | C.5℃ | D.6℃ |
5.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一独立楼房位置示意图(周围无任何遮挡物),某日天气晴朗,该楼阳台有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55分钟。下列有关该日说法正确的是


A.杭州昼短夜长 | B.北京日出正东方 |
C.太阳直射北半球 | D.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
6.
读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温室内、外的气温
【小题2】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小题1】温室内、外的气温
A.阴天时大致相同 | B.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
C.晴天时相差不大 | D.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
A.阴天 | B.多云 | C.晴天 | D.无法确定 |
7.
气象学上将秋冬季地面最低温度≤0 ℃的最初日期定为初霜日。将9月1日定为第1天,记为1,建立初霜日期序列。读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初霜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影响甲地初霜日期等值线稀疏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初霜期越早,作物的生长期越短 | B.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无霜冻现象 |
C.初霜期与热量带分布基本一致 | D.初霜期与气温年较差分布一致 |
A.距海远近 | B.纬度位置 | C.地形起伏 | D.洋流影响 |
8.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月份中,R河干流流量最小的是
【小题2】R河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最可能是
①海潮顶托作用强 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
③河口地壳的上升 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

【小题1】下列月份中,R河干流流量最小的是
A.2月 | B.4月 | C.7月 | D.12月 |
①海潮顶托作用强 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
③河口地壳的上升 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9.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遍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结合判断材料,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 B.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
C.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 D.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
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 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
10.
【小题2】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与图中其他四区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
近年来,河西走廊渐渐从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中淡出,现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当地制种玉米生产苗期需水少,但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拔节抽穗阶段需水量大。下图为我国玉米制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A.年降水量少 | B.水资源短缺 |
C.耕地面积减少 | D.土壤污染加剧 |
A.较①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 B.较②区夏季水源更为稳定 |
C.较③区更适合机械化制种 | D.较④区昼长更长,光照足 |
11.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A.
【小题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A.

【小题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12.
【小题1】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 )
【小题2】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
某游客从某市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 )
A.GPS RS | B.GIS RS |
C.GPS GIS | D.GIS RS GPS |
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 | 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
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 | 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
13.

【小题1】“引江济汉”水利工程有利于( )
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
【小题2】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 )
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引江济汉”水利工程有利于( )
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
B.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
C.无须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 |
D.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 |
3.填空题- (共2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流域内联系密切。2016年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及拉萨和杭州两地气候资料图。

(1)杭州夏季的气候特征为 ,推测影响拉萨气候特征与杭州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在水源地进行 ,可以缓解中下游地区 灾害。
(3)与武汉市相比,上海市服务范围 。
(4)长江为沿岸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 和 条件。
(5)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经济圈的产业转入上游经济圈,说明产业转入给上游经济圈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我国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流域内联系密切。2016年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及拉萨和杭州两地气候资料图。

(1)杭州夏季的气候特征为 ,推测影响拉萨气候特征与杭州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在水源地进行 ,可以缓解中下游地区 灾害。
(3)与武汉市相比,上海市服务范围 。
(4)长江为沿岸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 和 条件。
(5)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经济圈的产业转入上游经济圈,说明产业转入给上游经济圈带来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