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一)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077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

1.综合题(共4题)

1.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材料二 巴基斯坦于1969年将首都由卡拉奇迁到伊斯兰堡,北部地区由于迁都的影响加快了开发,人口大量迁入,北部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巴基斯坦印度河沿岸有庞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量缺口巨大。
(1)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的滑轨设计适应了当地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指出这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并分析原因。
(2)当新德里迎来一年内日落最迟的那天,说明该日新德里、伊斯兰堡两地昼夜长短的异同
(3)巴基斯坦北部产棉区面积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说出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对M河段沿岸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指出M河段沿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5年4月国务院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主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图1是京津冀地区地形图。
材料二 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IC产业基地。图2是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

京津冀地区地形图

(1)图中显示的城市有  级中心地,北京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
(2)从干湿状况看,图中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侧属于 (干湿地区)地区。
(3)从材料二可知,我国IC产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的是    环节,产业产值比重上升最快的是    环节。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到北京和天津,使调入区更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和天津的生态屏障,春季该自然保护区对北京的屏障作用是
(5)表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的重要意义。
3.
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和某时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中海因地处板块    (填“生长”或“消亡”)边界,面积逐渐变  (填“小”或“大”)。
(2)图示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3)①②两地中,冬雨率(冬季降水占全年的百分比)较高的是    ,从①地到②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4)地中海沿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按产品的用途分,其属于    农业。
(5)写出③地的主要可再生新能源,并写出该能源的优点。
4.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乙两城曾经是江西省的重要港口,目前甲城港口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而乙城的港口运输地位却渐趋衰弱。
材料二:2008年冬季我国南方经历了长时间的低温、冻雨和暴雪天气,右图为乙城市1月3日至2月25日用电量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江西三城市7—12月降水量统计。

(1)简述目前甲城港口发展的优势区位。   
(2)分别说明江西省7—9月和10—12月降水量相对偏少的原因。   
(3)高档圣诞树是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近年来,乙城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主要承接地。分析乙城承接珠江三角洲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有利条件。   
(4)1月3日至2月25日,乙城市用电量出现了阶段性差异。请加以描述并说明原因。

2.单选题(共13题)

5.

   中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下图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公布的月球勘察轨道器拍摄到的影像,该影像最大细节地展示了迄今为止人类登月计划在月球上留下的印记。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
A.星云B.行星际物质C.彗星D.小行星
【小题2】关于该脚印40年来没有消失的原因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小,风化作用弱B.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弱
C.没有太阳风,搬运作用弱D.缺少大气层,风力作用弱
6.
冬季,暖气开放的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下图示意2014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
B.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
C.③地比④地的云量多
D.②④两地风向偏南
【小题2】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8.
读某地各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容易发生干旱的季节是(  )
A.冬季
B.夏秋
C.夏季
D.春夏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9.
“广阔河床绿色吞,如同塞北碧无垠,鄱湖出现新风景,枯季洲滩变草原。”下图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持续走低,湖水干涸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从水循环环节看,枯水期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B.大气降水丰富C.生产、生活用水量大D.湖面蒸发强
10.
2017年6月9日,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雏鸟标本。琥珀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石化形成。琥珀按其成因属于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11.
下图为近20年全球平均气温相比于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的增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关于近2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B.2000年气温最低
C.前10年平均值高于后10年D.近10年气温上升幅度趋缓
【小题3】【小题4】关于近现代气候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的是(  )
A.高山雪线不断下降B.冬季北方地区能源消耗增加
C.内陆湖泊先增大后萎缩D.亚热带地区北界南移
12.
色林错,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湖,近二十年来面积持续扩大,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色林错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改善,泥沙淤积减少B.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C.地壳下陷,湖区积水增多D.人口、产业外迁,用水量减少
【小题2】色林错持续增大可能会带来(  )
A.洪涝灾害多发B.湖区航运价值提高
C.湖泊流出水量增大D.湖区周围降水量增多
13.
研究发现,中国未来老年人照料负担比(老年人照料负担比=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0岁至64岁人口×100%),在21世纪30年代将进入重负阶段。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1950—2015年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变化示意图
【小题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该指数较低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
B.1965—1995年,该指数上升说明人口死亡率降低
C.2000年后该指数有所下降,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有所缓解
D.2015年该指数低于1995年,是因为老年人照料者人口比重增加
【小题2】下列有助于降低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的措施是(  )
A.延缓退休年龄B.适当调整生育改策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D.合理布局老年公寓
14.
读重庆、成都、西安组成的“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   )
A.带动能力较强B.经济腹地广阔C.产业基础较强D.能源优势明显
【小题2】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   )
A.水能开发B.运输C.灌溉养殖D.旅游
15.
20世纪初期,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城市底特律成为世界上汽车产业最集中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是底特律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90年代成为“问题城市”,危机泛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  )
A.环境污染严重B.交通十分拥堵
C.空间优势削弱D.产业结构单一
【小题2】下列产业与汽车产业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
A.纺织工业B.钢铁工业C.化学工业D.食品工业
16.
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里程最长的高铁线——沪昆线全线通车,从上海到昆明只要10小时,实现了“朝辞上海,暮至昆明”。右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沪昆高铁干线(  )
A.跨越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B.沿线地区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C.途经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D.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
【小题2】沪昆高铁通车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
A.利于上海产业升级,增强国际影响力
B.加强上海物资转运,带动经济发展
C.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消费
D.增加昆明农产品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17.
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源是    (  )
A.太平洋
B.五大湖
C.北冰洋
D.墨西哥湾
【小题3】【小题4】甲地农业带属于(  )
A.小麦带B.玉米带
C.棉花带D.乳畜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