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051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0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淘汰后的电脑和手机最终去了哪里?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广东贵屿镇是我国民间电子垃圾回收分解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拆解废旧电子电器的传统方法:“先是拆,由人工拆分出铁、铜、塑料、电路板,然后用碳火炉烤熔出电路板上的零件,如果有金子等贵重金属,就用硫酸洗出来,这叫“洗金”,酸洗过程会挥发出大量酸性气体;如果烧出来有铜,就叫“烧板”;塑料则被切成丸状,用作再生塑料的原料,当地人由此获得丰厚收益,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污染威胁。
说明贵屿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中国要想摘到世界电子“垃圾场”帽子需采取的措施。
2.
根据图文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湖泊水位变化与候鸟栖息地面积的关系
(1) 读右下图,说明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湖泊水位的相关关系。
(2) 依据左图及表,说明A省土地资源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鄱阳湖湖区候鸟对栖息地水位涨落节律的长期适应,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候鸟的数量、种类与栖息地面积变化趋于一致。每年10月候鸟数量较少,11月~l2月上旬,候鸟数量最多。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10月和11月~12月候鸟数量不同的具体形成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全国百强名校模拟)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左图,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据右上图、下图,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4)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
【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休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
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反映了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无景点旅游的目的不是特定的景区、
景点,甚至排斥传统的以卖门票为特征的景区、景点观光方式。
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并归纳无景点旅游的突出特点。

2.单选题(共6题)

5.
“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保留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
观赏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游客欣赏“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可能是( )。
A.秋季B.夏季
C.春季D.冬季
【小题2】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 )。
A.华北甲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成都平原D.东北平原
【小题3】“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B.市场
C.气候D.政策
6.
下图为沿某经线方向的自然植被和气候要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植被最可能是
A.温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高山草甸
【小题2】暑假期间,地理专业学生沿着经线方向,从苔原到荒漠地区沿途进行考察,下列可信的是
A.沿途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B.沿途地区的白昼越来越长
C.沿途地区相同高度楼房的楼距变小
D.沿途观察到太阳都是从东南升起
7.
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道路走向为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D.西南-东北走向
【小题2】一般情况下,每天路灯开启时长比当地夜长(日落到第二天日出间隔)短,于此相关的原因是
A.大气的散射作用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C.大气的反射作用D.城市“热岛效应”
8.

   “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保留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游客欣赏“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 )。
A.华北甲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成都平原D.东北平原
【小题3】“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B.政策C.气候D.市场
9.

   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从19世纪末到2007年,纺织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但到了2007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2014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兰卡斯特县纺织工厂迁往拉美,主要是因为拉美(  )
A.原料丰富B.市场广阔
C.劳动力廉价D.科技先进
【小题2】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  )
A.交通便利B.工业基础好
C.技术发达D.市场需求大
【小题3】由于科尔集团的标杆效应,已经有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纺织企业计划到兰卡斯特县投资,这些企业的目的在于(  )
A.获得集聚效益
B.扩大美国市场
C.塑造品牌效应
D.提高科技含量
10.
下左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下右图为沿左图中PM -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右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右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右图中C坡)栽种小树苗。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右图中A埂的作用是
A.拦蓄地表径流B.改变沟内光照C.升高沟内温度D.增加地表粗糙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