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地理——环境保护】
材料一 央视新闻2016年4月17日报道,江苏常州市某学校,641名学生因水污染而染病,该校也被视为“毒地”。由于污染严重,事件轰动全国,被严肃问责人员达10人。经环保部调查发现,该校建立在化工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学校北边的几家化工厂,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等都检测出氯苯、四氯化碳、多环芳烃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污染物的浓度超标达数万倍。
材料二 下图为学生家长们在该校门前手举“救救孩子们”的牌子并拉起“远离毒地”的横幅。
(1)分析该校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2)请根据该化工区的水污染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的合理措施。
材料一 央视新闻2016年4月17日报道,江苏常州市某学校,641名学生因水污染而染病,该校也被视为“毒地”。由于污染严重,事件轰动全国,被严肃问责人员达10人。经环保部调查发现,该校建立在化工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学校北边的几家化工厂,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等都检测出氯苯、四氯化碳、多环芳烃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污染物的浓度超标达数万倍。
材料二 下图为学生家长们在该校门前手举“救救孩子们”的牌子并拉起“远离毒地”的横幅。

(1)分析该校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2)请根据该化工区的水污染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的合理措施。
2.单选题- (共3题)
2.

【小题1】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小题2】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小题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小题2】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小题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3.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糖料主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近年来,从糖料作物布局来看,我国糖料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甘蔗生产已由传统种蔗大省闽、粤向西南桂、滇转移,甜菜生产则由包括黑、吉在内的东北和华北产区转向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小题2】除了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

【小题1】下列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A.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甜菜和甘蔗种植面积扩大 |
B.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 |
C.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D.1983—1987年糖料增产主要取决于甘蔗面积扩大 |
A.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强于社会经济因素 |
B.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
C.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经济效益较低 |
D.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