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环境保护】
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各种反射光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等)过量的辐射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玻璃幕墙建筑的大量出现和大功率气体放电灯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玻璃幕墙反射刺眼的阳光和城市泛光照明、霓虹灯、广告照明等产生的溢散光所形成的光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说出光污染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危害并归纳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各种反射光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等)过量的辐射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玻璃幕墙建筑的大量出现和大功率气体放电灯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玻璃幕墙反射刺眼的阳光和城市泛光照明、霓虹灯、广告照明等产生的溢散光所形成的光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说出光污染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危害并归纳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2.
【旅游地理】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发起去南极旅游,当时每年前往南极的游客只有几百人;目前,随着去南极旅游费用的降低,去南极旅游的人数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最近,某旅行社设计出一条17天经典南极专线,一价全包只要49999元起,去南极不再需要十几二十万的高价,让你在年轻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去南极梦想,让你穿梭在浮冰间,近距离享受企鹅、海豹、座头鲸的环绕,尽情领略极地风貌。南极专线计划在2018年1月-2月有4个团期,一共只有2000个舱位名额。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也报名加入前往南极旅游的队伍。
分析我国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发起去南极旅游,当时每年前往南极的游客只有几百人;目前,随着去南极旅游费用的降低,去南极旅游的人数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最近,某旅行社设计出一条17天经典南极专线,一价全包只要49999元起,去南极不再需要十几二十万的高价,让你在年轻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去南极梦想,让你穿梭在浮冰间,近距离享受企鹅、海豹、座头鲸的环绕,尽情领略极地风貌。南极专线计划在2018年1月-2月有4个团期,一共只有2000个舱位名额。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也报名加入前往南极旅游的队伍。
分析我国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2.单选题- (共4题)
3.
下图所示地区为便于登亭观景,修建了从城镇通往观景亭的盘山公路,在某些路边设有凸面镜(右图),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观景亭和最高山峰的高差可能为:
【小题2】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是
【小题3】图中公路沿线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小题1】图中观景亭和最高山峰的高差可能为:
A.150米 | B.300米 | C.450米 | D.600米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观景亭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4.
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小题2】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小题1】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堆积 | B.海水侵蚀 | C.火山喷发 | D.地壳抬升 |
A.降水量 | B.蒸发量 | C.地表径流 | D.沿岸洋流 |
A.全年高温多雨 | B.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 |
C.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 | D.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 |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平均年降水量高达5080毫米,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题中所述“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小题2】对图中A处温带豪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小题3】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 ,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小题1】题中所述“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暖流流经增温 |
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
C.暖锋过境增温 |
D.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
A.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
B.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
C.林木枝干上苔藓密布,分布着大量全身披挂“美髯”“树胡子”的大树。 |
D.寄居在树表青翠欲滴的苔藓需要从树身大量汲取水分和营养,使残枝枯木好像重获新生。 |
A.东去种麦 | B.南下踏青 | C.西山牧羊 | D.北山滑雪 |
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提质增效”阶段。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第六产业”,才能将过去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拼资源、拼环境”粗放式发展,转变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小题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小题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叶加工 | B.茶叶销售 | C.茶园旅游 | D.茶叶种植 |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
B.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
C.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