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野骆驼学名野双峰驼,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唯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目前,野驼数量减少到不足1000峰,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为保护野骆驼种群繁衍,我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除野骆驼外还分布有雪豹、狼、豺狗等肉食动物。保护区規定在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科考、旅游等活动,但不能进行采矿等开发建设活动。目前,经国家批准,该保护区由原先的78万平方千米缩减至6.12万平方千米,调减区域主要为北部哈密实验区部分。科考结果显示,哈密范围内煤炭、铜、镍、铁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已经属于无植被、无水系的干旱荒漠戈壁区。

(1)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2)为适应环境,野骆驼具有“全身披以细密柔软的绒毛,脚掌下生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长睫毛的眼睛和自动开闭的鼻孔”等身体特征。根据该地的生存环境,分析野骆驼这些身体特征的主要作用.
(3)结合材料,简析调减保护区面积的主要原因。
(4)为保护和改善罗布泊自然保护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请你提出可行性措施。
野骆驼学名野双峰驼,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唯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目前,野驼数量减少到不足1000峰,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为保护野骆驼种群繁衍,我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除野骆驼外还分布有雪豹、狼、豺狗等肉食动物。保护区規定在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科考、旅游等活动,但不能进行采矿等开发建设活动。目前,经国家批准,该保护区由原先的78万平方千米缩减至6.12万平方千米,调减区域主要为北部哈密实验区部分。科考结果显示,哈密范围内煤炭、铜、镍、铁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已经属于无植被、无水系的干旱荒漠戈壁区。

(1)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2)为适应环境,野骆驼具有“全身披以细密柔软的绒毛,脚掌下生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长睫毛的眼睛和自动开闭的鼻孔”等身体特征。根据该地的生存环境,分析野骆驼这些身体特征的主要作用.
(3)结合材料,简析调减保护区面积的主要原因。
(4)为保护和改善罗布泊自然保护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请你提出可行性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的喀喀湖是安第斯山区的高原湖泊,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周围高山环绕。有众多河流注入。数百年前,躲避外族侵略的乌鲁斯人逃到此地,他们用岸边的芦苇、香蒲草在湖面建成一座座浮岛,并住在岛上以捕鱼为生。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位置及浮岛景观。

(1)说明乌鲁斯人选用芦苇作为浮岛主要材料的原因。
(2)分析乌鲁斯人定居在浮岛上的有利水环境条件。
(3)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乌鲁斯人离岛上岸居住,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的的喀喀湖是安第斯山区的高原湖泊,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周围高山环绕。有众多河流注入。数百年前,躲避外族侵略的乌鲁斯人逃到此地,他们用岸边的芦苇、香蒲草在湖面建成一座座浮岛,并住在岛上以捕鱼为生。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位置及浮岛景观。

(1)说明乌鲁斯人选用芦苇作为浮岛主要材料的原因。
(2)分析乌鲁斯人定居在浮岛上的有利水环境条件。
(3)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乌鲁斯人离岛上岸居住,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春池是一种独特、少见的湿地,它们位于又干又平坦的地方。冬天池中经常下暴雨。春天池子中植物茂盛看起来最美。夏天,池中干涸。过去在圣地亚哥和加利福尼亚的中部山区的许多盆地和方山常常可以见到春池,而现在中部山区几乎见不到春池,在圣地亚哥估计也有97%的春池已经消失。下图示意圣地亚哥春池。

分析春池及其生态环境的易损坏性,并提出开发建议。
春池是一种独特、少见的湿地,它们位于又干又平坦的地方。冬天池中经常下暴雨。春天池子中植物茂盛看起来最美。夏天,池中干涸。过去在圣地亚哥和加利福尼亚的中部山区的许多盆地和方山常常可以见到春池,而现在中部山区几乎见不到春池,在圣地亚哥估计也有97%的春池已经消失。下图示意圣地亚哥春池。

分析春池及其生态环境的易损坏性,并提出开发建议。
2.单选题- (共4题)
4.
热喀斯特指多年冻土区受热融蚀产生类似喀斯特地貌形态的热融地貌。由地下冰融化而产生,分为热融沉陷地貌(图a)和热融滑塌地貌(图b)两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小题2】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热融湖

【小题1】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A.云贵高原 | B.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 |
C.巴西高原 | D.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 |
A.会继续陷落成溶洞 | B.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 |
C.是岩层弯曲形成的 | D.面积广、水量大 |
5.
我国沿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与气象密切相关。下图反映某年上海沿海平面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常年同期相比,此年份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小题2】每年,上海沿海出现季节性高海平面潮的原因是( )
【小题3】该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小题1】与常年同期相比,此年份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 B.6月 |
C.9月 | D.11月 |
A.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 | B.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
C.流向海洋的河水减少 | D.西南季风吹拂海面 |
A.长江口发生咸潮次数增多 |
B.崇明岛面积逐渐增大 |
C.沿海风暴潮的危害减弱 |
D.上海城市需水量减少 |
6.
建设“宜居城市”,城市规划先行。图a、图b为同一城区道路网络(实线粗细表示道路主次等级)的两种规划方案。图a是专家们提倡的方案,图b是不提倡的方案。图c是专家们提倡的合理的街区方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a与图b比较,体现出专家们的设计理念是追求
( )
【小题2】图c中方块状的街区并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而是有四个切角的方块,其可能的用途是( )
【小题3】图c中的“天井”有多种功用,其中价值最小的是( )

【小题1】图a与图b比较,体现出专家们的设计理念是追求
( )
A.车辆通行优先 | B.抑制自由步行 |
C.提高土地利用率 | D.舒适的小街区制 |
A.绿化美化环境 | B.防止交通拥堵 |
C.增加临街门店 | D.改善采光条件 |
A.绿化、休闲 | B.通风散热 |
C.社区服务 | D.人员疏散 |
7.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小题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小题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 B.增加土层深度 |
C.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 D.增加耕地面积 |
A.土层较薄 | B.光照充足 | C.温度高 | D.降水多 |
A.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 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
C.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 D.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