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61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4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崇义客家梯田位于江西省崇义县齐云山周围,总面积达3万亩。在崇义客家梯田地区,冬季田里灌水,浸烂残留的稻梗、杂草,播种红花草等肥田植物,水鸭在水田里自由觅食。春耕季节,土地翻耕、插秧,田埂上种黄豆,部分水田还撒上鱼苗。下图示意崇义客家梯田。


说明上述耕作措施对促进梯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澜沧江一湄公河干流全长4 909千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境内注入南海。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河流整体开发程度不高。


(1)简述该河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析甲国被称为“中南半岛蓄电池”的原因。
(3)简析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4)简述该河通航能力较差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指出陡坎内侧树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请你在图中找出依据,并说明理由。
(4)下游的曲流也发生了裁弯取直,但是旧河道内的树龄乙处和丙处不同,请你分析原因。
4.
(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果树认领活动一一让我们拥有自己的果树。近年来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各地兴起。通过认领、管理、采摘,人们不但能尽情领略劳动的乐趣,还可以享用到真正无公害的水果。

说明这种新型旅游模式中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并简析其对果树认领地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共5题)

5.
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地区地理特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小题2】该造纸集团在此地区进行生产基地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达B.水资源丰富
C.气候条件优越D.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6.
下图所示甲河流流域地处北纬48°35′~61°55′,东西宽约1805 km,干流全长3688km,流域面积1 38万km2,干流总落差256 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河流在L河段流域狭长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此河段为“地上河”,少支流B.流经高山峡谷段,缺少支流
C.流经较为干旱的低地,少支流D.流经湿润的丛林地带,无支流
【小题2】依据提供的信息推断,该河流的汛期主要发生在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
7.
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台风D.寒潮
【小题2】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1—4日B.5—6日C.6—7日D.7—8日
8.
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小题2】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M岛两岸地势较高,多红树林海滩,淤积旺盛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年降水量、7月均温、1月均温B.年降水量、1月均温、7月均温
C.7月均温、1月均温、年降水量D.7月均温、年降水量、1月均温
【小题2】有关该区域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B.甲地气候湿润,地表水丰富
C.乙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多石林、溶洞D.甲地地势高,生物种类较少
【小题3】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经济发展合理的是(    )
A.甲地利用独特自然风光和多种民族风情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乙地利用水能优势与石油资源建立能源基地
C.甲地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资源优势建立商品粮基地
D.乙地扩大耕地面积,修建梯田,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人多地少矛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