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是指在水塘、湖泊、水库、蓄水池等水体上建立的漂浮式光伏电站,硬件组成部分主要为光伏面板、汇流箱、逆变设备、变压器、集电线路、聚乙烯浮体架台等。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日本、美国、英国、挪威等国家早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但与陆地光伏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材料二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淮南市由于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9%,该项目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建设,计划2018年5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

(1)与陆地光伏相比,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试分析原因。
(2)说明淮南市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的建设产生的效益。
(3)与陆地光伏相比,简述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
材料一.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濒临印度洋,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占澳大利亚总面积1/3,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一个州,首府为珀斯。该州多沙溪和盐湖,人口不到全澳大利亚总人口的一成,绝大部分集中在首府珀斯。西澳大利亚州的矿产资源居澳大利亚之冠,其主要矿产资源储藏量大,分布广,埋藏浅,易开发。
材料二.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材料三.西澳大利亚州被称为“上帝遗落在东印度洋的一块调色板”,该州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呈现出黄、白、蓝、绿等不同色彩。下图示意西澳大利亚州位置。

(1)分析珀斯被称为“风城”的原因。
(2)分析西澳大利亚州出现多种色彩的自然原因。
(3)说出西澳大利亚州主要的产业类型,并任选其一分析其发展优势。
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的丹霞山,位于客家人聚居地仁化县,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动植物科普乐园,也是全国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自从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后,丹霞山的研学旅行便日渐兴起,2017年国庆长假国内20多支团队深入丹霞山研学旅行,在“自然学校”中深度体验丹霞之美。下图示意丹霞山地理位置。

分析丹霞山“研学旅行”日渐兴的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 3-4 月,它们离开非洲南部越冬地,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之一。欧洲白鹳在长距离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高空滑翔运动以节省体力。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海陆风 | B.避开天敌 | C.低湿地分布较广 | 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 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 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 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 D.上升气流显著 |

【小题1】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A.积雪消融 | B.冰川融水 | C.大气降水 | D.地下水 |
A.夏大于冬 | B.阴大于晴 | C.夜大于昼 | D.晨大于昏 |
A.风速减小 | B.下渗强烈 | C.云量增大 | D.湖面结冰 |

【小题1】该海拔范围内物种优势最显著的是
A.苔原 | B.草本 | C.灌木 | D.乔木 |
A.常绿阔叶林带 | B.山地针叶林带 | C.高山灌丛带 | D.高山草甸带 |
A.光照 | B.气温 | C.降水量 | D.土壤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