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33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8

1.综合题(共4题)

1.
《环境保护》
菌草(下图)原产北非,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植株高大,丛生,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具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巨菌草产量高,一年可收割1-3次。
巨菌草1986年被我国科学家作为优质菌草引进,用于培育食用菌。后经过改良培育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黄土高原和内蒙古等地广泛种植,在脱贫致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其种植技术被成功推广到100多个国家。

结合材料说明巨菌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锂在电动汽车、储能、受控热核反应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岩石形式,含量较高,锂辉石提锂工艺成熟;另一种是以盐湖卤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形式。
读下图,甲盐湖位于智利东北某高原,海拔2300m。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当地某企业在湖区修建盐田,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同时还会遗留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尾卤”,晒盐场通常会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不暴露于空气。该企业将经浓缩后的富锂卤水,运往240km以外的智利第二大城港口城市乙港加工成碳酸锂,再运往发达国家进一步深加工。

(1)简析该企业在甲盐湖周边修建盐田的原因。
(2)说明该企业晒制盐湖卤水后,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的原因。
(3)简述企业将浓缩后富含锂的卤水运往乙港进行加工的理由。
(4)目前有多家公司在当地开采富含锂的矿石,但当地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你是否赞成这种作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导致湖区生态恶化,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为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黑河流域各水利工程联合起来,在每年的春、秋季定量向下游的东居延海实施生态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东居延海湿地面积由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水面两部分组成。挺水植物是指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类型,其常分布于水深0—1.5米的浅水区及潮湿的岸边。下面左图示意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年变化,右图示意东居延海2004—2015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

(1)说明干涸的东居延海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
(2)简述生态输水后,2009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指出2009年之前东居延海湿地的裸水水面面积与挺水植物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判断挺水植物年内最大面积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4)挺水植物是维持湿地功能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简述扩大湿地挺水植物面积的合理措施。
4.
(旅游地理)
广西西北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长寿之乡”之称。近年来,在旅游和养生热潮的助推下,纷至沓来的各方游客,峰拥而至的“候鸟人”以及悄然勃兴的旅游地产,让长寿之乡巴马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说明为促进巴马县旅居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共3题)

5.
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形成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层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吸附磷(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和最深的湖泊之一,注入坦噶尼喀湖的甲河,河口湿地面积较大。如图示意坦噶尼喀湖流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量大B.湿地降解作用强
C.工农业污水量大D.河口淤泥沉积多
【小题2】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量大
B.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
C.河流进入汛期带来营养盐多
D.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多
【小题3】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  )
A.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B.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
C.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D.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
6.

   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规定好交通路段的行驶车速,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

读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绿波带”能( )
A.解决城市交通拥堵B.增加城市车流量
C.提高道路通行效率D.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小题2】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 )
A.通往飞机场的高速公路
B.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
C.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
D.小城市郊区的环行道路
7.
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左图示意2011年~2015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分布,右图示意丙地2011年~2015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 季风环流B.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 河网密度D.地形起伏 海陆位置
【小题2】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
A.增大冻害风险B.增加灌溉水量C.减少高温危害D.提高复种指数
【小题3】据报道,2016年7月20日,丙地超级稻早稻丰收,亩产创世界纪录。该超级稻生长期间
A.日出方位不断南移B.正午日影持续变短
C.珠江流域进入汛期D.珠江口易受海水倒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