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训练(一)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29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9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路沿途绿化是给无机的道路添上有机的自然色彩,是环境景观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起到调节气候、保护道路的作用。好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减轻公路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保持动植物界的生态平衡,使整个公路空间充满活力。车行道路两旁的植物可恰当配置成乔、灌、草复层混交的绿化带,这种绿化带具有很好的缓冲防撞功能;当公路线路的平面设计曲折流畅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步移景易的植物配置手法,注意植物形态、色彩、季相的变化应用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以免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劳,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针对公路绿化线路较长、管理粗放的特点,说明应如何进行植物的选择,并简要分析绿化带如何起到调节气候、保护道路的作用的。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是深根植物,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 0℃以下时易受冻害。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茶叶种植的最北界,这里纬度高,冬季长,茶树冬眠时间长,积蓄的营养物质多,出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优质的毛尖外形细、圆,大小匀整,都产自植被茂密的高大群山 300 至 800 米山腰茶园中。成茶易变质,需在低温、干燥、避光、隔绝氧气的环境中保存,主要销售北方市场。其中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出产最好的茶,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近年来,信阳毛尖的需求日渐增大,种茶效益逐步提高,不少低山地区也开始广泛种茶。下图为河南省简图。


(1)分析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优质毛尖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气温角度分析信阳毛尖“明前茶贵如金”的原因。
(3)说明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对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影响。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说明信阳毛尖主要销售北方市场的理由。
②为了开拓信阳毛尖的南方市场有人采用网店销售,但效果不好,说明其遇到的主要问题。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 11 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4)指出考察期间(11 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资金融通、道路联通以及贸易畅通,这符合滇越双边旅游合作协定的基本内容,有利于云南省与越南旅游的合作与发展。越南旅游业起步比较晚,直到 1986 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后,越南的旅游业才真正步入正轨,而且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云南省各旅行社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价现象,承办中越边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管理混乱,经营“中越边境游”业务的利润较低。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请为加强我国云南省与越南的旅游合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4题)

5.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B.提高地下水位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提高农田单产
【小题2】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
A.1—2 月B.5—6 月C.7—8 月D.10—11 月
6.

   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mg有机物中木质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含量高的月份是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小题2】影响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因素是
A.流速B.水温
C.盐度D.流量
【小题3】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的原因是
A.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
B.土壤肥沃,生物量较大
C.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
D.降水多,碎屑的降解速度慢
7.

   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分别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
A.光照增加B.降水增多
C.气温升高D.温差加大
【小题3】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B.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
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湿度较大
8.

   御窑金砖是我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其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苏州陆慕镇御窑村一直是御窑金砖的主要烧造采办地。陆慕镇御窑村东濒阳澄湖,西临大运河。当地的水清澈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粘糯柔润,烧制出来的金砖质地特别精良。目前,苏州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陆慕镇御窑村所制金砖成为明清皇家建筑特供,主要得益于
①便利的水陆交通   
②优质的原料   
③繁复的工序   
④精湛的技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御窑金砖产量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周期长B.市场需求少
C.劳动力短缺D.生产成本高
【小题3】御窑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
A.扩大金砖生产规模B.传承金砖制作古技法
C.开发金砖替代原料D.提高皇家建筑知名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